•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 猪八戒”扶贫记

2017-07-07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何进香 孙传银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猪八戒

      桐城市新渡镇永久村有这样一户4口之家:丈夫李双全62岁、妻子汪桂珍55岁、长女李媛35岁、次女李芳25岁。李媛与李芳姐妹俩大学毕业后,先后到北京创办自己的公司,事业如日中天,均置房购车。李双全从教师岗位退休后,携汪桂珍进京与两闺女团聚。李双全早年学得一手房屋装饰技术,闲不住,倾其毕生积蓄创办装饰公司,很快红火起来。这一家4口,日月过得非常滋润。

       2015年,汪桂珍回乡过年。村妇女主任徐尚青找上门:“桂珍姐,我村既是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又是省‘妇女之家’项目点。你年轻时就是村上的养猪能手,能否带领贫困户重操旧业?”汪桂珍思忖,丈夫与两闺女都事业有成,自己半老不老却一事无成,必须做点什么!便爽快答应:“行!当年猪八戒保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今日我学猪八戒保贫困户养猪脱贫。我就办个‘猪八戒’养殖场。”2016年3月,汪桂珍在丈夫及两个女儿的支持下,出资20余万元租地6亩,建起“猪八戒”养猪场。

       今年5月底,汪桂珍在村两委的见证下,与50户精准扶贫户签署协议:每户出资500元参股,购买两只仔猪由汪桂珍代养,承诺猪仔育成后,每户返还两头猪本及利润共计700元,每户精准扶贫户两头猪还可获得政府补贴1200元。如此,每户精准扶贫户实际增收1400元。如遇猪仔死亡,损失算汪桂珍的。

       记者好奇地问:“如今养猪行业低迷,为何你育出的商品猪,听说售价高还供不应求呢?”汪桂珍笑笑说:“这要看谁养猪,养何猪,如何养?”记者看到汪桂珍养的全是当地的土黑猪,用秸秆、蔬菜或野草粉碎配上少许全价饲料喂猪。每天雇用4位贫困妇女,外出收购秸秆、兴菜或打野草,加工成猪饲料。汪桂珍十分自信地说:“如今人吃什么,不在乎量,而在乎质。我这样养出的猪成本低,肉质鲜嫩可口,不抢手才怪呢?”

       汪桂珍还说:“‘扶贫’重在‘扶志’、‘输血’贵在‘造血’。”汪淑兰丈夫患癌症,儿子心脏病,医疗费用掏空她的家底,日子过得很艰苦。去年,汪桂珍借钱帮汪淑兰养上8头猪,上门辅导养猪技术,鼓励汪淑兰树立信心,凭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汪桂珍平时宰猪,总是把弄熟的猪血或内脏,无偿地送给贫困户。

       离别时,汪桂珍面对记者郑重承诺:“我会毫无保留的把养猪技术传授穷乡亲,他们一日不脱贫,此生养猪永不停息!”只有耳闻目睹,才能感知平凡人射出炫目的光芒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何进香 孙传银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