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镇桐江居委会关心居民文化生活侧记
每当夜幕降临,在鲟鱼镇中心小广场上则音乐响起,几十位年轻的女同胞和大妈们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如同仙女下凡。整齐划一的动作,轻柔的步伐,优美的乐声,灯光下靓丽的身影,如同影视画面,吸引了许多人观看。
鲟鱼文化广场舞蹈队成立于2015年11月15日。当年在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鲟鱼镇党委政府,鲟鱼桐江居委会为了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发展乡村旅游,决定在镇中心修建文化广场。广场建成了,但广场上空荡荡,群众始终感觉美中不足,尤其文化生活单调。
2016年桐城市把农村基层党建和服务经费纳入了民生工程,社区有了服务资金,鲟鱼镇党委和桐江党支部了解百姓需求,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购置了音响,并为参加活动的女同胞量身做了服装,在党委副书记凌晓梅和桐江居委会妇联主任舒社教的带动下,发动组织了几十位妇女,走出家门,抛开世俗偏见,毅然走向广场。在专业老师们细心指导下,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从此以后,只要天气许可,夜幕降临,都准时看到广场舞。像广场舞《谁不说俺家乡好》、《撸起袖子加油干》、《亲爱的妈妈你辛苦了》等,都给大家影响很大。
近两年来,广场舞不仅仅是大家玩玩,更主要是给社区百姓精神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过去许多人习惯性日出而作,日没而睡。由于营养过剩导致许多人患上了三高毛病,体质欠佳。通过一段时间跳广场舞,体质明显增强;乱扔垃圾,邻里矛盾,婆媳矛盾现象大大减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年龄偏大有几位,其中有位叫周蕉云,她过去脾气火爆,与人说话嗓门大,邻居和社区领导都有些怕她。通过跳广场舞之后,她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说话也温柔些了,不和邻居发生矛盾了,如果谁家有些小矛盾,她还帮助劝解。现在周围人都喜欢与她交往。
舞蹈队的阮宏兰,婆婆87岁高龄,与她生活在一起,通过跳广场舞之后,她更加孝顺婆婆了。在生活上对婆婆关怀备至,问长问短,关心婆婆冷暖。帮婆婆买衣服,好吃的总是让婆婆先吃。婆婆见人就夸媳妇,我虽然没有女儿,但媳妇比女儿还好。
社区现在每年都要举办文艺演出,广场舞蹈队闪亮登场,吸引了观众目光,受到干群表扬。正是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周围许多游人前来鲟鱼观光、垂钓,带动了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在这里拍的微电影《民兵也是兵》在安徽获微电影二等奖。这里被桐城市文娱委命名《鲟鱼夜泊》,成为桐城百佳摄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