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个头不高,但有着超乎想象的能量,她文化不深,但有着让人敬仰的素养,她是平凡的,因为她仅是一位经营着小超市的“老板娘”,但她又是不平凡的,因为她的热心付出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她就是金神镇香铺村黄窑组的方秀萍,人们交口称颂的一位“难得的热心人”。
心系群众,帮扶乡邻致富。方秀萍从事着超市经营和农产品收购及加工,这些年,在她的精心经营下,她的家庭逐渐富裕了起来,在自身致富的同时,她没有不忘周边的乡邻。她在自家的晓芳超市三楼,开了个农家大食堂,主要聘用周边农家妇女为服务员;她又利用闲置的房屋空场,发展农家养殖,养殖的鸡、鸭、鹅上百只,以最实惠的价格卖给农户,让家乡父老吃到放心的家禽肉。涉及用工她始终坚持聘请乡邻,最高峰聘用的留守妇女就达50人以上,每年为这些留守家庭净创收达2万元以上,同时为5位家庭收入少的老人提供了常年就业岗位,为户增收达8000元。
热衷公益,大方捐助。为公益事业做点什么?是富裕后的方秀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集体公益事业有许多要做的工作,但资金却是最大的难题。方秀萍知道只有能人多付出,热心公益事业,各项工作就能迅速推进。去年黄窑组修路,得知资金困难,她二话不说直接找到村领导捐款5400元;葛庄组是一个较为封闭的自然村庄,一条像样的路都不通,为了方便村民出行,她自已花钱请人修了条简易路,为了维护她又每年请人拉几车石子用于修补。特别是在今年的洪灾中,她在得知安置点需要床铺等生活用品时,一次性捐了30张凉床给中山安置点,同时还带动他人捐款捐物,总价值达7000元以上。提及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有人对她的行为不理解,家人有时也抱怨她太热心集体公益事业,她笑笑说,人要有良心,公益事业更要大家都热心,搞好了我们都受益。
帮贫助困,真情付出。方秀萍内心关注最多的还是周边的困难家庭,现在她资助有大学生的困难家庭就有5户,每年资金达3万元以上,她说孩子学习是最最重要的,这不仅仅是为了他个人以后有个更好的工作,也是为了给社会的发展提供力量。对于留守家庭、孤寡老人她倾注更多的心血,她主动承担了2个“五保户”老人的生活起居,一个是本村胜庄组老人汪春玲,另一个是邻镇棋盘村的五保老人孙胜生,缺钱就补贴生活费,缺人力就自己出力来帮忙,两位老人逢人便说:秀萍姑娘不是女儿却胜似女儿啊。贫困户吴万明想要创业,以此来改变生活状况,她在和吴万明详谈之后,认为他很有干劲,而且不是那种三分钟热度的人,于是她提供了3万元的启动资金,为吴万明的养殖业助一臂之力。
方秀萍,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却一直行走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她的先进事迹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她也多次被选为金神镇人大代表、党代表,多次获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也曾获市“三八女能手”称号,这些荣誉她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