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黄甲镇 第一时间吹响灾后重建冲锋号

2016-07-22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张文涛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6.30”强降雨以来,黄甲镇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地质灾害频发,道路、房屋、通讯、电力、农田水利受灾严重。为把受灾群众损失降到最低,该镇在灾情面前不妥协、不退让,抢抓时机,第一时间吹响重建冲锋号。


       一是第一时间转换职能。该镇在防汛中,就明确要求镇防汛指挥部既要承当防汛指挥职能又要承当灾后生产重建协调职能,指挥部中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做到边防汛边自救,在防汛压力减小时确保工作中心能及时转移到灾后重建中去,指挥指导镇村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二是第一时间确保道路畅通。自降雨以来,该镇镇即把保障道路出行作为重建第一要务,主干道路随时塌方,随时报告,随时配合清障,确保徐后路和桐舒路畅通。村组道路塌方立即组织人手进行清除障碍,清理道路及边沟,投入人工达400余人次。对短期内难以修复的,设立警示标志,告知沿途群众,确保道路安全,全镇公路道路沿线共设立各类交通警示标志60余处。


      三是第一时间进行核灾报灾。灾情发生后,该镇立即组织力量深入受灾一线,对本村的房屋、农作物、财产、林业、水利等受灾情况进行调查、登记、核实,核查核准灾情。积极联系市直相关单位进行查灾前核灾,对已纳入保险范围的,根据其灾情,及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理赔,降低受灾农户损失。同时紧抓大灾之后大建的机遇,谋划好灾后重建项目,最大限度争取支持。


      四是第一时间保障灾民回迁。随着天气持续晴好,该镇始终把转移安置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安排好了全镇1647名受灾群众安置和回迁。在集中安置期间,确保让转移安置群众生活安全无忧。随着雨情稳定,该镇合理谋划回迁方案,分批分次,有序安全的回迁,第一时间向市防指报告回迁方案,符合条件一批、启动回迁一批,明确只有房屋确保安全的才能返回,镇村出动车辆120余次,由镇村干部护送人员安全到户。对确因房屋倒塌和危险不能居住的集中转移安置群众,实行就地就近妥善安置。同时发放告知书,就灾后房屋安全、地质灾害安全、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告知,最大限度降低在群对群众的影响。


      五是第一时间积极重建自救。一是抓紧抢修水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抢通村组道路30余处,清理边沟9千米,抢修农饮水水毁工程14处,让90%的居民用上了安全用水;二是做好农林自救,补种农作物500亩,整治和恢复农作物近千亩,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三是是抓好灾后卫生防疫和垃圾清理工作,卫生、畜牧防疫出动人员40余人次,清运垃圾11车,还原了文明、健康、卫生环境。四是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处理协调纠纷和信访77起,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处理治安案件2起,全力维护了灾区和谐稳定。五是管好用好各项救灾款物,做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及时发挥作用。


      六是第一时间进行宣传引导。就当起各项救灾重建工作进行宣传,做好经验总结。重点宣传好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中的先进事迹,宣传广大人民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积极开展灾后生产自救的典型事例,总结好在防汛救灾中的经验和做法,创出黄甲特色。继续强化引导,教育、组织、发动受灾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导他们通过自力更生、自救互助、筹工筹劳等办法,合力加快重建家园进程。(黄甲镇  张文涛)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张文涛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