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甲镇为实现按期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的目标,把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双赢双推进。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脱贫攻坚坚强核心。该镇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通过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强化村级组织保障。完善基层活动载体,在每个村党(总)支部下设若干网格党小组,在组织网格党员开展好组织生活的同时,把党员网格化管理同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网格党员要定时对网格内所有贫困户进行走访,实行党员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用网格贫困户脱贫状况作为检验网格党小组服务群众的最大成绩单。
强化支部引领,发挥基层组织核心作用。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开展“支部+”党建扶贫新模式,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一是发展“支部+合作社”。积极鼓励支持村党支部和党员致富能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村党(总)支部要积极和合作社对接,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员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合作社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该镇杨头有机茶合作社早在组建之初,就确立了以党支部为主导,以合作社为载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在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下,合作社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社会效益为首,以经济效益为辅的特色经济组织,群众通过入社解决产销问题,达到增收目的。全镇共建有共创合作社11家,带动300余名贫困户增收。
二是发展“支部+能人”。选优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发挥好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主动性,整合市直帮扶单位和镇机关干部结对帮扶资源,以及村级能人大户的资源优势,帮助解决贫困户在产业发展、外出务工等方面的问题,开展“送学、送医、送技”等活动,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达到被帮扶人增收的目标。
三是发展“支部+项目”。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服务功能和综合协调职能,整合干部力量、项目资金、财力物力等资源,通过争取、对接、整合、实施、推进项目建设,形成聚合效应,让贫困户在项目中受益。今年以来,整合项目资金200万元,着力补齐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条件保障、基本社会保障等三个方面的短板,有效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
强化学做结合,丰富学教活动载体建设。该镇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把学习扶贫政策和助推精准扶贫作为农村广大党员践行学习教育的具体体现。一是在“学”的环节增加脱贫攻坚内容。该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利用集中宣讲、送学上门和自学等方式,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深入研究脱贫攻坚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为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在“做”环节突出先锋模范作用。该镇结合既有产业基础和村情实际,每各村明确一至两个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强化村级党组织自身发展和帮扶单位项目帮扶,通过培育发展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引导贫困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帮扶,尽心尽力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促增收;贫困党员带头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带头脱贫致富;党员要带头做模范,积极关心和扶持贫困户。要求党员同志与百姓沟通交流,让群众理解支持,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强化监督落实,确保脱贫政策落到实处。镇党委一是制定黄甲镇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对各种责任情形进行详细规定,做到有据定责;二是加强对扶贫各项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处;三加强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行常态化监督,使政策落地生根,群众得到实惠。四是加强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监管,专项就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工作管理和考核进行了详细规定。通过强化监督,把村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置于阳光之下。
强化民意收集,营造脱贫和谐稳定格局。通过开展机关干部“三问一查一服务活动”和村干部亲情大走访活动,深入一线收集情况、发现问题、掌握动态,汇总群众反映强烈的有关脱贫攻坚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镇村妥善解决,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活动开展三周以来,已经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170余条。同时结合“两学一做”活动在各支部开展以“我为黄甲发展献一计”为主题的献计献策活动,通过收集民情名义,探索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