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孔城镇抢险,紧张地抢险。
抢险地点位于姜团圩北圩塘圩村民组段。这里正在进行紧张的堤外水中打桩,防止因地窝引起崩堤。四组干部与民工站立水中,奋力打桩,水利专家一旁指导。堤上干部忙碌着往水中搬运木桩,雨水与汗水湿透衣裳。
他们很长时间没有休息了,他们太疲惫了,然而,为了保住圩堤,保住良田,他们泡在水中。
他们是一群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勇于牺牲,顽强奋战的人。
万亩圩经受三天的洪水冲击,至今还没有失守,令人难以置信,说明防洪措施得力,坚守顽强。尽管如此,洪水太急太猛,西堤与北堤还是出现了很多管涌与地窝。所谓地窝,就是埂面上出现塌陷。
其中现在抢险的地段地窝直径达4米,同时还有管涌。如不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将有崩堤危险,圩内是万亩良田。
崩堤后果非常严重。
清晨,孔城镇北堤指挥部全体成员在指挥长的带领下,逐段巡查内外圩与埂面,发现管涌与地窝插上红旗。巡查中发现塘圩村庄组段出现地窝,直径达4米,同时还有管涌。指挥长神色严峻,当即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同时迅速调动中心社区、铁山村、姜范圩村40民工来到北堤,进行管涌压渗与外岸清障工作。
孔城镇主要负责同志、分管水利副镇长迅速赶到。武装部长也从其它指挥部调来。
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赶到,对水利局专家处置方案认可,同时慰问指挥部成员与民工。
由于地窝太大。需要从外围调集木桩与砂石。此项工作在调集民工同时予以调度。木桩与砂石一船一船地运来。
武警部队官兵迅速赶到,他们已经在前线连续奋战多日,个个都很疲惫。然而这些小伙子好样子,他们到达即进入奋战状态,跑动扛背木桩与砂石袋,关键时刻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桐城市“狗宝协会”的年轻志愿者也赶到北堤,加入抢险。
木桩打好后,外围建立起牢固屏障,接着往屏障内、地窝内填充砂石。 (吴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