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乡镇

金神镇“三突出”推进“八小水利”工程建设

2015-10-2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张卫东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近期,当你经过香港大桥不难发现,靠近金神镇杨公村一侧的河堤上,挖掘机、推土机轰鸣作业、装卸车辆来回穿梭,2.5公里长的沿线工地一片忙碌景象。就在今年7月,这里经历了一场暴雨和山洪的“洗礼”,南接挂车河的圩堤几处溃破,千亩粮食作物损失殆尽。如今,金神镇借助“八小水利”项目突出解决近几年防汛抗旱中小利设施的“短板”或运行能力不足,有针对性开展“补、堵、改、建”等具体措施。
    突出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冲破局域性、跨区域水利协作桎梏。全面摸清和掌握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对水利民生的期待。新建赵汝墩圩排涝站等4座,装机容量为440千瓦;改建解放排涝站等3座,装机容量为220千瓦;改造金鹿天桥堰闸等12座;加固包兴联圩等圩堤近9公里。
    突出围绕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需要,拓展水利民生的受益面。完成万方以上当家塘清淤40口,万方以下37口,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在今年美好乡村示范点杨塘村,清淤扩挖5口标准当家塘,硬化埂渠道路400米,衬砌小区内渗漏严重的小水塘四周埂脚,加强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进度同步推进。
    突出围绕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激活民间资本兴办水利。结合水利设施产权归属、受益及流转对象确定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和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颁发“两权一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和“先建后补、考核验收”的原则,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特别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兴办水利的积极性。在金鹿村鹿儿城农庄,业主姚建峰个人投资20万元,水利财政奖补资金5万元,120亩的大梅塘水面经清淤扩挖和后埂加固后,兼灌溉、养鱼、养鸭和生态休闲于一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双丰收。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张卫东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