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个制度,形成联动合力。一是成立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由镇党委书记兼任书记,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任副书记,财政、妇联、工会、民政等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二是加强研究,2015年以来,召开大小会议15次,专题研究,逐个分析。从非公企业实际入手,重点抓好“三个围绕”,解决三个问题:围绕急、难、险、重任务开展活动,重点解决党员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淡薄的问题;围绕服务企业发展谋划活动,重点解决非公企业党员凝聚力、向心力不足的问题;围绕企业文化谋划活动,重点解决非公企业党建与企业发展脱节问题。三是建立督导制度,书记带头,班子成员分工领衔。每人负责1-2家非公企业,通过定期走访和谈心谈话等活动,加强日常管理,帮助非公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两个压力,注入“红色动力”。自我加压,强化党委书记抓非公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带头人的责任,班子成员明确分工,联动合作。客观总结工作,直面存在问题,深入分析根源,提出务实措施,真正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高压氛围,不断开创非公党建新局面;主动施压,以“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方法”为标准,要求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抓好自身素质建设,以六项建设标准要求非公党支部书记抓好各党支部建设。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为非公有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落实三张清单,激发创建活力。明白清单,依据省、市非公党建建设要求,为各非公企业制定党建工作明白清单,细化、明确非公党建工作要求和规范。整改清单,针对各非公党支部定期检查后存在的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并要求整改落实到位。问效清单,以量化指标和群众满意度为考核依据,对非公党建工作进行问效问责。
通过实施“1+2+3”建设新举措,在非公企业发展中,党组织已成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凝聚合力、促进和谐的核心力量,实现了党建与发展的同频共振、互促双赢。2015年第一季度财政收入268万元,完成今年计划的30.8%,序时进度全市第一,人均财政贡献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