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此后教育部将在全国推行中小学“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表示,将同时深化课程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的考查。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
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其中品德发展水平包括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4个指标。
学业发展水平包括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4个指标,它不是简单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职业准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等都是测评内容。
身心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人际沟通、情绪行为调控。不仅重视孩子们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学生对情绪的控制、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态度、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都纳入了考核体系。
兴趣特长养成针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出了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三个关键性指标,主要目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活泼发展。
学业负担状况,包括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四个关键性指标。学生的补课时间、睡眠时间、作业时间,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快乐、疲倦、焦虑、厌学等情绪都纳入监测范围。
随着评价内容的变化,评价方式也将发生改变。首先将注重客观收集信息,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辅之以现场观察、个别访谈等方式。同时强调面向学生群体科学抽样的方式,改变统考统测方式,避免加重学校和学生负担。
(来源:人民网)
初冬庐城暖,问道南门下。我们一行13人在桐城市教育局的安排下,于11月20日上午抵达了合 [详细]
随着寒假的到来,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提升家庭教育的质 [详细]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对联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接新年的到来。1月17 [详细]
图为教学竞赛活动现场。为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理念,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期,桐城市实验小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