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桐城教育

党建引领激活力 学校发展谱新篇——桐城市新安中心小学党建工作纪实

2019-05-17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雷俊生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墨香浓郁的文化氛围,充满活力的师生风貌……” 5月15日上午,新安中心小学以全新的姿态接收了新渡学区管委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考核领导小组的考核。考核结果受到了新渡学区党总支的充分肯定。
  一年来,新安中心小学党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实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坚持党建、业务工作两手硬、两促进,将支部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在党建的引领下,各项工作着眼于“发展”和“突破”,以“做精教育”为诉求,引领全校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不断吸收、改进和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强学习、强队伍、强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实践,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个校园如一池春水,充满生机和活力。
  强学习,筑牢红色思想根基
  围绕“学好新思想、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抓好支委、校级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的学习教育,筑牢红色思想根基。
  制度统领,规范学习。支委班子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制度,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及系列讲话、上级文件精神、新渡党总支、学管委会议要求等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领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日等制度。
  党日活动,内容丰富。每月10日,是新安中心小学党支部党员活动的固定日,各党小组的主题党日活动分头进行。缴纳党费、重温入党誓词、集中诵读党章、政治理论学习、查摆问题等各环节有条不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搞好每次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在活动前就召开支委会,提前谋划,精心部署,每次都能为广大党员呈上一道别具一格的主题党日“精神大餐”。
  编印简报,坚持不懈。编印党建简报是该校党建的一贯做法。仅2018年,共编印了《2018年春新安中心小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读本》《党员学习普及资料》《“两学一做”暑期学习教育读本》《“喜迎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解放思想大讨论资料汇编》等校本读本,使党员干部学习“手中有粮”。
  活动引领,洗涤心灵。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立足岗位当标兵,提高技能比贡献”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落实了党支部书记与党员谈心制度,每月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开展了“争做‘四有’教师,共筑教育梦想”、“七·一诵红色家书”、“五·一义务劳动”、“春节慰问困难教师”、“党员送教下乡”等活动。为打造清风校园,开展了“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诚邀市局党委委员上《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七谈》专题党课。本学期还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举旗帜送理论”宣讲活动,学《条例》、学《准则》并组织测试。组织党员参观了“宋福应先进事迹陈列馆”学习教育基地,组织党员教师赴六安金寨革命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
  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一股浩荡春风,让党员干部心灵受到了荡涤、思想受到了洗礼,让每个党员干部经历祛除了“杂质”,“提纯”了思想,锻炼了党性。
        强队伍,彰显先锋模范本色
  围绕“抓好党建促教学,围绕教学抓党建”这个指导思想,以全新的理念,务实的追求,创新的方式,引领队伍的建设与提升,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佩戴党徽,铭记身份。新安中心小学党员118人。其中:在职党员67人,入党积极分子3名,约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一半以上。2017年,学校开展了“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活动,要求所有党员坚持佩戴党徽,时刻铭记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不断增强党员意识。
  党员示范,名师带动。以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以“青蓝工程”为平台,党员名师和青年教师结对,通过举办研讨会、学术报告会、课堂教学竞赛、教育教学叙事交流等途径,充分发挥党员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强年轻教师的业务指导,培养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坚持标准,引领培养。以辖区村小区域和党员人数为基础,下设四个党小组,各党小组均安排了支委成员分工蹲点,指导和督促各党小组开展日常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严格党员标准,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重视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入党,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系列活动,塑造队伍。积极组织党员开展“立足岗位当标兵,提高技能比贡献”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支部的大力推广下,多名党员教师积极认领“同课异构”任务,党员汤凤鸣、积极分子金莹莹联手新渡小学教师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两名党员干部主动担任学校青少年课外辅导站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多次开展了书法、美术课外辅导教学,默默无私奉献。在党员队伍中设立“党员先锋岗”,落实了党支部书记与党员谈心制度,每月为党员过政治生日。落实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帮扶救助等制度,注重帮助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问题。
  各种行之有效的队伍建设举措,让党员教师学以致用,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强队伍建设,不仅锤炼了党性,更提高了党员素质,塑造了一支奉献型党员队伍,树立起了党员的先锋形象。
  强特色,提升学校先进品牌
  新安中心小学2002年建校,是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校。近一年多来,曾荣膺多项殊荣:足球比赛活动中,喜获佳绩,女子第三名,男子第六名的好成绩。团市委授予“青少年书法教育基地”、桐城教育局授予“教育宣传先进单位”,荣获“桐城市文明单位标兵”、“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桐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桐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桐城市教育局民生工程宣传优秀广播站”、“安庆市优秀少先队集体”等多项荣誉。
  “三认”“三推”,成“微经验”。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学校还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新安中心小学党支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委及市教育局党委部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层层压实责任,以“三认”、“三推”促进学习教育常态化,有效破解了学校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党建与教学业务相脱离等难题。“三认”树立党员新形象安全认区片、帮扶认对象、廉政认责任;“三推”构筑党建新常态推行“微清单”、推广“微经验”、推送“微警示”。由“微”处着手,从“新”上着眼,向“实”处发力的“三认”、“三推”党建工作“微经验”,不断助力新安中心小学党支部工作上台阶见成效。
        “意识形态”,毫不放松。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定期开展校园意识形态领域动态分析研判,防止社会面风险向学校传导。绷紧维护国家教育主权这根弦,筑牢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的“防火墙”。加强对课堂、网络等阵地的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遵守互联网法规,严守政治纪律,规范在网络等虚拟空间的言论,做到虚拟与现实一致、认识和行动一致。积极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扫黑除恶浓厚氛围。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构筑良好的舆论环境。定期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营造“和谐、守纪、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两年来,新安中心小学坚持正面宣传,在新渡学区网站以上发表通讯稿件达300余篇。
  “清风校园”,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了“铸师魂、守师道”专题教育活动,与教师签订承诺书,从爱党爱国、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等方面作出规范,并突出问责制度。推动廉政建设常态化,做好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清风校园”创建活动。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建设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师德在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中作用,加大对违反师德师风现象的查处力度。
  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新安中心小学党支部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意识,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断强化内控制度,切实履行正风肃纪之责。制定了《新安中心小学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新安中心小学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干部廉洁自律管理、轮岗交流、绩效分配、财务管理、重大事项报告等相关管理制度。并结合教育系统容易出现的“微腐”现象,以问题导向作为推进廉政工作的切入点,找准薄弱漏洞,通过签字背书,立下“军令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立德树人、廉政建设“双达标”,为年度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倾情助学,爱满校园”。党支部从今年3月份起,启动“关爱心连心,实现微心愿”活动计划。助学结对帮扶,将每名党员与一名在校贫困生或学困生结成对子,对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帮助,促进学生学业和身心发展,通过送礼物、鼓干劲、交谈心、授课业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助学帮扶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在教育扶贫工作上,学校党员干部直接认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对象,利用课余时间和公休日,进村入户,因地、因时、因事、因人开展工作,就辖区内帮扶对象的精准资助、精准关爱等数据指标进行全面核查:确保政策宣传,一户不落;确保数据核准,一人不错;确保精准资助,一生不漏;确保控辍保学,一人不缺;确保结对关爱,一个不少。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飘扬的党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凝聚着发展的力量。在鲜红党旗的引领下,新安中心小学全体教职工正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奋发有为的激情,吹响了前进的冲锋号,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发展新篇章!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雷俊生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