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桐城师专校长沈波在教务处梁志斌、人文系程爱兰、陶家韵的陪同下,分别到岳西县响肠镇近明小学及辅导小学彭山教学点调研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全科教师培养工作。
沈波一行首先来到岳西县响肠镇近明小学,这是一所村小,全校5名教师,60名学生。沈波参观了学校的图书室、自然科学实验室,在办公室认真翻阅了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授课教师的课表,在教室观看了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并与正在上课的幼儿教师进行了交谈,询问学生数、上课内容等问题。参观完校园后,沈波与近明小学校长陈海明以及部分教师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他们对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需求和建议。
陈海明认为,培养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乡村情怀,而在学校里接受情怀教育,作用更大,效果更好,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乡村情怀才能对乡村有爱,对乡村教育有爱,对乡村学生有爱,这样的乡村教师才能留得住;其次,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注重知识的广博性,专业的深度要把握好尺度,这样才能符合全科教学的需要;专业开设应融入实验技能、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能力等具有时代性的内容。
响肠镇辅导小学彭山教学点只有1位教师,4名学生。沈波听取了教学点情况的介绍,并与唯一的一位教师进行了交流。
辅导小学的王校长认为教学点由于学生少,教师少,更迫切需要全科型教师,而且目前大部分教学点教师年龄偏大,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学点更需要学习能力强,具备现代教学技术的年轻教师。根据教学点的实际情况,王校长还特别强调,教学点一般位置较为偏远,学生中午不能回家,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为学生生活服务的能力,此外教学点留守儿童居多,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疏导能力。沈波边听边认真做笔记,并不时插话询问。
沈波表示,此次来岳西县调研,收获很大。感谢村小和教学点老师对我校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的支持。沈波要求,教务处和人文系负责同志要认真消化此次调研的收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方案,将教育部要求的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指示精神落实好。(人文系 撰稿:陶家韵 核稿:龙澹宁)
初冬庐城暖,问道南门下。我们一行13人在桐城市教育局的安排下,于11月20日上午抵达了合 [详细]
随着寒假的到来,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提升家庭教育的质 [详细]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对联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接新年的到来。1月17 [详细]
图为教学竞赛活动现场。为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理念,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期,桐城市实验小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