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桐城教育

桐城事业单位招考又出现“头名”落选 被告知专业不符

2015-11-1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桐网编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 事业单位 招考
    不久前,桐城市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最终招录结果对外公示。怀宁县考生小郑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不符合招考所需的“植物保护、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而被取消了录用资格。无独有偶,岳西县考生小刘以笔试第二、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桐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唯一录用的人选,但她也经历了与小郑同样的遭遇:被告知专业不符合招考要求,录用资格被取消了。对此,   桐城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纪检部门已介入调查。
    遭遇:招录公示前被取消录用资格
    今年6月,本科法律专业毕业的小刘报名桐城市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并通过了资格初审。
    后来,小刘在桐城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领导小组公布的“综合类岗位考试总成绩”中,以笔试第二、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入围,成为报考岗位桐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唯一录用的人选。
    让小刘意想不到的是,进入公示程序前,她突然接到通知,被告知其所学“法律”专业与招考所需的“法学”专业不符,她的录用资格被取消了。小刘说,接到电话后,她感到一头雾水,因为当初负责审查的工作人员说法律和法学没区别,招聘岗位需要的是法律型人才。见工作人员说没有区别,为了与招考要求一致,小刘将自己的专业改写为法学。
    回应:经办人没有分清法学与法律
    对于小刘的不解,当初负责初审、复审的桐城市司法局以及负责终审的桐城市人社局,都指责是小刘故意填报虚假信息,以达到报考条件。
    桐城市人社局严副局长表示,桐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要招法学专业人才,而小刘学的是法律,但她填报的却是法学。桐城市司法局一位刘姓副局长也表示,虽然小刘自身素质非常不错,但在任何一个环节发现考生提供的信息不真实,都要取消其录用资格。
    至于为何到招录公示前才发现专业不符,这名刘副局长承认,参加资格复审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疏忽。刘副局长称,招考经办人员对法学与法律区分不清晰,一字之差的疏忽,与复审时匆匆忙忙有关,因为当时审查70人,时间比较紧张。
    进展:当地纪检部门已介入调查
    据了解,桐城此次招考,网络资格初审和面试前的资格复审,都由用人单位完成。人社部门在这一过程中,只起到对用人单位的培训和指导,不参与考生具体信息的审核。桐城市人社局严副局长说,人社部门虽然也组织了面试,但面试前考生的身份信息是否符合要求,他们并不负责把关。
    对于考生小刘被取消录用资格,桐城市人社局认为,在招考过程中,用人单位工作人员在网上资格初审、面试资格复审环节未能严格把关。桐城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纪检部门已介入调查。
    编后
    公示前才取消资格,谁之过?考生参加事业单位招考,经层层选拔入围招录名单,直到公示前才被告知“没有资格”。如此遭遇,不免让人想到“萝卜招聘”。考生小刘确实改写了专业名称,但这一行为是在询问资格审查工作人员后作出的。其过错程度有待确定。桐城市人社局和用人单位将相关责任推到资格审查人员的疏忽。这一解释很难让人信服,毕竟考生经历过层层审查和考核。
    桐城事业单位招考,接连出现考生被告知专业不符而取消录取资格,这让严肃的事业单位招考显得不那么专业,甚至让人怀疑是否会出现第三例类似情况。考生录用资格被取消,谁将为此承担责任?空出的岗位会如何安排?也许等当地纪检部门调查结束,这些问题会有答案。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桐网编辑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