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投入机制 加大人才储备
近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毫不动摇,为推动桐城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筑人才高地,提供智力支撑,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基础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社会化正逐步成为现实。
我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教育事业所需经费单独列项,纳入预算,优先安排。去年,共下拨免学杂费资金529.4万元,补助公用经费2886.9万元。同时,加大教育公用经费向农村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全年累计增拨公用经费359万元用于扶持薄弱学校发展。全市已建成寄宿制初中17所、小学24所,顺利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为了防止教师队伍老化、出现断层,市政府坚持每年公开招考一定数量的教师补充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2008年,选聘了81名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其中有32名教师被安排到农村边远地区和山区缺编学校;通过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制度和山区学校教师调出实行服务期制度和限量控制制度,逐步缩小城乡教师队伍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拓展管理视野,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我市共选派了80名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到华师大进行每期10天的集中培训。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实验课题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全年仅省级课题就批准立项11个,大关中心学校被中央教科所授予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另外,积极探索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制度和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教育质量高位攀升。去年,我市在参加高考人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二本以上达线2768人,比上年增长了3.5%。[汪世学]
初冬庐城暖,问道南门下。我们一行13人在桐城市教育局的安排下,于11月20日上午抵达了合 [详细]
随着寒假的到来,为了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提升家庭教育的质 [详细]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对联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接新年的到来。1月17 [详细]
图为教学竞赛活动现场。为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理念,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期,桐城市实验小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