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桐城教育

灾情就是命令――双港中心小学防洪抗灾纪实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双港中心小学防洪抗灾纪实

 

暴雨如注,江河横溢。7月11日上午10时左右,大沙河上游新渡镇境内的杨树,伊洛等村的两处河堤溃口,双港镇与新安镇相邻,地势比新安镇低,像个锅底,洪水很快的进入双港境地,万亩良田被淹,家园、校园眼看就要被洪水淹没,灾情十分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

洪灾来临,双港镇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与洪魔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深处重灾区的双港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主动融入到抗洪抢险的战斗中。

 

时值暑期,校安工程的加固工作正在启动,不少小学校长劳累得刚想喘口气,可灾情就是命令,双港中心小学校长江剑火速奔赴受灾学校,全力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副校长汪建平带病坚持守在学校,副校长吴斌,办公室主任朱媛生,总务主任曹秉中,他们一天几乎就睡两三个小时,工作到通宵是常事。抗洪救灾把大家紧紧的拧在了一起。

 

在洪水肆虐之时,全镇教职员工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工作之中,组织转移学校教学仪器和设备,图书资料等,受灾严重的三福小学的胡子牛校长在转移好学校的财产后,带着腿伤回到家时,家中一楼的财物来不及转移,被洪水淹没,损失巨大。7月13日,是灾后第3天,我们站在齐膝的水中拍照时,三福小学,青城小学,周圩小学,郑圩小学几所小学一楼被洪水浸泡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竭尽全力做好安置受灾群众工作

在双港中心小学安置点,令人感受到强烈的救灾氛围。“村民们,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横幅标语悬挂在学校的上空。志愿者救助点、医疗服务点、警务点……有序排列在学校的教室里,道路上,为灾民提供及时的服务。该校安置福桥村,双铺村,三友村,长枫村受灾群众约500人。全校班子成员分两班日夜轮流值班,江剑校长每天坚守岗位,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渡过难关。

安置受灾群众是一场硬仗,时间紧,任务重。7月11日下午1时,江剑校长接到上级命令,必须立即安排学校安置灾民并提供住宿地。他马上打电话布置工作。连夜组织人员打扫教室,,教务副主任陈虎,办公室副主任谢川英,两天两夜没有回家一趟,教导主任胡兰英带着在天城中心工作的丈夫余志明主任为灾民们发放晚餐,汪玉杰,江荣华,姚文建等老师积极请缨,当夜该安置点就有100多灾民入住了。

接纳灾民的学校,都在想办法让灾民们在学校吃好睡好,为灾民提供全天候服务。席子不够就去买新的,为灾民安装电扇、大型烧水电壶,更换电线,共投入资金约一万元。各大小饭店纷纷献爱心为灾民做好可口的饭菜,再由老师和志愿者用饭盒装好分别送到灾民安置点。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大娘对记者说,老师对他们照顾得真好,真要感谢共产党!

 

双港镇是这次洪灾的重灾区,全镇18所小学有4所内涝,被水淹1米多深;全镇小学受损很大,灾后重建的任务十分繁重,摆在面前的将是一场更为艰巨的战斗!

 

此间,市领导,教育局领导,各部门领导,镇领导多次来安置点看望慰问灾民和这里的工作人员,指导检查各项工作。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