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桐城教育

【安徽教育网】“支教在皮山”系列报道之一: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点击查看视频报道>>

编前:12月6日至14日,根据委厅主要领导加强我省教育援疆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本网特派摄像、文字记者远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皮山县实地采访。在皮山,本网记者深入到30位支教教师中,实地采访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采访我省驻新疆援建指挥部、皮山县委县政府、受援学校负责同志,和学生及学生家长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我省教育援疆工作的评价和看法。从今天起,本网将推出“支教在皮山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我省对新疆皮山的教育援助工作,以飨读者。

2010年8月27号,安徽省教育援疆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和田地区皮山县举行。启动仪式上,针对当地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部分师生普通话发音不准确等实际情况,我省向皮山县中小学、幼儿园捐赠了825套、价值210万元的“双语”语音教学设备和“双语”教学智能笔。这也标志着我省教育援疆工作全面启动。

图片2

2010年8月31日,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省首批选派的30名中小学优秀教师启程赴新疆皮山县对口支教。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在皮山县调研时,走访了30位支教教师所在学校,他勉励广大支教老师不辜负皮山各族人民期望和省委省政府重托,立足自身岗位,潜心教育教学,发挥最大能力,充分展示安徽教师水平,为皮山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图片2

 

安徽省驻新疆援建指挥部指挥长聂爱国介绍说,根据中央援疆工作的全面部署,在2010年试点年,我省教育援疆工作高标准启动,配备了双语教学设备,从10个市选派了首批30位优秀教师赴皮山开展支教工作。通过这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效果,也为我省教育援疆工作全面开展积累了经验。

聂爱国高度评价了30位支教教师的工作。他说,30位支教教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教育援疆,促进民族团结和交流,加快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克服了生活、语言、环境、家庭等困难,还有效的开展了教学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教学实践,凡是我省支教教师从事教学任务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学生家长、学校的同事、学校的领导以及皮山县委、县政府都对支教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赢得了广泛尊重。

图片2

按照中央关于干部援疆、经济援疆、科技援疆、教育援疆、人才援疆的全面部署,我省将教育援疆作为全面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认真组织、实施。根据最新编制的安徽省2011—2015年援疆工作综合性规划,教育援疆工作将占到我省全面援疆工作的很大一个方面。目前,我省已初步考虑皮山县建立一所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能容纳3500名学生的职业高中,使皮山县高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国家的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40个百分点以上;在校园硬件设施上,我省将全面改造皮山县的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的供暖设备,使皮山县的学生们有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在软件建设方面,我省将继续选派教师到皮山县及和田地区从事支教工作,形成专科教育、高中教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全体系的援疆教育工作的局面。

我省还立足皮山县教育的实际情况,用走出去的形式开展教育援疆工作。目前,我省已经确定每年为皮山县在内地培养50名高水平的双语教师,同时在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培养一批双语教师。在学生培养上,我省将每年在皮山县选拔一批学生赴安徽学习。

图片2

 

同时,我省将采取教学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支教教师和教育系统的援疆干部把安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进皮山。有计划的组织和田地区及皮山县的、教育部门领导及教师代表来皖参观考察,促进双向交流,并开展青少年手拉手活动。

 

如今,我省的教育援疆工作已经高速启航。在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建设的进程中,必将留下我省教育系统工作者的奋斗足迹,留下皖新团结发展的历史丰碑。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