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桐城教育

【新华网】 背着瘫痪母亲上大学的桐城女大学生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弱肩担道义  大美动天地
——记背着瘫痪母亲上大学的桐城女大学生方美娇

 

“照顾妈妈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我生活得很踏实。”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2008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方美娇面对记者采访时,说出这样的心里话。

变故,让幸福渐行渐远

方美娇家住龙眠街道黄燕村,原本有个幸福的家,自己是家里的老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哥哥疼爱的小妹妹。但这一切,被接二连三的变故摧毁了。

2002年,哥哥在外地打工时,嘴里经常出现口腔溃疡,本以为是平常的小毛病,到医院检查后方知是“淋巴瘤”。为了救哥哥,父亲四处打工,而母亲则带着哥哥在合肥治疗,既陪护哥哥,又打工赚医药费。就这样坚持了6年,在2008年,也就是美娇高考前几天,病重的哥哥离开了人世。这对于方美娇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打击,她在悲痛中参加完高考,被滁州学院录取。

为了还儿子治病的债务和供女儿上学之需,美娇的父亲没日没夜地在外拼命打工。美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劝父亲保重身体。

然而,厄运没有放过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2010年10月的一天,父亲在工间休息时突然晕倒,在赶往医院的急救车上离开了人世。

“当时感觉天都塌了!”方美娇说,她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心里除了伤痛,还有不尽的遗憾:“父亲特别能干,两年的时间就把给哥哥看病欠的十多万元债全部还清了。”

意外,母女相依为命

今年3月,家里来了亲戚,朴实热情的母亲为了招待客人,骑着小三轮车外出买菜,在回家的途中,母亲连人带车意外跌下了4米高的山崖。母亲被乡亲们送到桐城市医院,然后又连夜转到合肥安医附院,被诊断为颈椎断裂,除了意识清醒外,躯干和四肢都失去了知觉,大小便失禁。医生说,有可能终身瘫痪在床。

从今年3月母亲入院到7月份出院,在这4个月里,方美娇停止学业,在医院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为了照顾好妈妈,有时候,我一天睡觉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美娇说那段时间是自己最难熬的日子,不但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还要筹集给母亲治疗的费用,还得抽出一定的时间补习功课。

等到母亲出院时,方美娇面临还债、照顾母亲、继续学业三副重担。这个1989年出生的22岁坚强女孩,毅然决定背起母亲继续上大学。

抉择,背上瘫痪母亲上学

7月4号,母亲出院了,方美娇带着母亲来到了滁州学院,开始了边读书边照顾母亲的日子。

到学校怎么安顿母亲呢?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首先难倒了美娇。她找到一直很关心她的班主任顾留碗老师,想让老师帮忙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由于房源少且房租很贵,老师很果断地将学校分给他的单身宿舍腾了出来,让给她们母女住,并为方美娇母女支付水电费。老师说:“能为困难学生做些事情,也是做老师的本分。”“我还要感谢她,她的乐观和坚强,深深地激励了我和学生。”

老师介绍,方美娇品学兼优。她是班里的团支书,热心帮助别人,同学早给她取了个绰号:“操心大妈”。方美娇的奖学金,是母女生活费的部分来源,但只是杯水车薪。学校、老师、同学们纷纷向方美娇伸出援助之手,美娇所在的地信系除了给予她困难补助外,还让她担任实验室主任助理,每月可以领取500块钱的科研补助。

    同学们在接济方美娇之余,还经常到美娇的“家”中,帮忙把瘫痪的妈妈从二楼背到一楼接地气。“她在遭受一连串的重大打击后,依然坚强、乐观,这让大家都非常感动,我们一定要帮她渡过这个难关。”一位同学说。

坚强,让她笑对生活

“看到妈妈一天天康复起来,我的心里很开心。”方美娇说:“哭也是过一天,笑也是过一天,我要笑对生活!”

美娇每天很早起床,为母亲做半个小时的按摩,然后做早饭。等把这一切忙好,上课的时间也到了。中午放学后,她要到附近的菜场买菜、做饭,吃过饭后还要给母亲按摩一个小时左右。晚上,吃完晚饭后,帮母亲擦洗身子,然后抱她上床,给她按摩。母亲睡觉之后,美娇再温习功课,十二点左右听着英语进入梦乡。

美娇每天都要把母亲从床上搬到轮椅上。母亲体重140斤,她自己体重80斤,这个柔弱的女孩子是怎么做到的?“不信我抱起母亲给你们看看。”看到记者一脸疑惑,方美娇弓起身子,站稳脚步,经过三次努力,才颤颤巍巍地把母亲从轮椅抱到床上。

本来打算考研的美娇,现在已放弃了这个念头。她期待着在自己的精心照料下,母亲早一天能够生活自理;自己明年找份好工作,有一份不错的薪水,早点把借自亲戚朋友的债还掉。

方美娇的不幸与坚强、幸运与忠勇,在社会各界引起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先后对其感人事迹给予了报道。(学通社记者/杨志远 马苗苗,皖东晨刊记者/胡文峰 王家国)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