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农技专家查看姜苗病害情况,现场“把脉开方”。
近日,桐城市部分生姜种植基地出现根腐病蔓延趋势,严重威胁生姜产量和品质。为帮助农户科学防病减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把脉开方”,为姜农送上防病“及时雨”。
在位于嬉子湖镇蟠龙村种植户孙书文的生姜基地里,记者发现,原本应该郁郁葱葱的姜苗,部分出现了成片的黄叶和萎蔫现象,这正是生姜根腐病的典型症状。“前期持续高湿,后期又遇高温,导致姜苗根部出现腐烂现象。”孙书文告诉记者,发现问题后,他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
针对这一情况,当地农技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田间地头,通过土壤检测和病株分析,确认病原为真菌性土传病害。专家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解决方案。市蔬菜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大庆现场支招:对于轻症地块,采用甲霜灵等药剂灌根;对发病严重的地块,要及时铲除病株,并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防止病害扩散。
桐城生姜种植起步于2022年,目前处于产业培育阶段。今年,全市种姜面积约40亩,主要分布在孔城镇古井村、嬉子湖镇蟠龙村、范岗镇新联村等地。作为高产值作物,亩均纯收益能达到1万元,效益显著高于传统粮油作物。
“部分村通过党建引领,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生姜种植。”杨大庆介绍,当地采取“村集体+农户”模式,由村级党组织牵头对山坡岗地、撂荒地进行集中整治,实行统一规划种植、统一销售管理,有效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增收。
目前,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当地姜农正有序开展病害防治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农业农村部门也将持续跟踪监测,为生姜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徐鑫鑫 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