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壮大规模企业阵容,显现规模效应。2011年,我市规模企业总数达到29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70家、超10亿元2家;11家企业税收过千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84亿元,年均增长43.2%;实现增加值75亿元,年均增长39.5%。
技改和对接项目双向发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包装印刷、机械制造、家纺服装等支柱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硅基新材料、先进设备制造、环保节能、生物食品等新兴产业快速兴起。支柱产业近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入300亿元、技改投入215亿元,组织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60项。十强企业率先加速转型。盛运环保、黄梅酒业、欧耐橡塑、顺驰电缆、丹凤池窑、华猫钢构、霞珍玻璃、扬帆机电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鸿润家纺、白兔湖动力等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与央企对接取得突破,中建材与恒昌集团共同投资12亿元正在建设光电玻璃产业园。
以科技为支撑,以规模为基础,品牌建设继续加强。截至2011年底,我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1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高新技术产品21个。新渡、金神、范岗、吕亭先后成为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大关镇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我市成为“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中国输送机名城”、“中国刷业城”,金光集团荣获“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成就奖”。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图为安徽金科印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桐城市全面贯彻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持续深化 [详细]
图为桐城国轩新能源公司员工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图为桐城国轩新能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1 [详细]
图为安徽微威集团生产车间一角。红色引领,发展提质。今年获称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安 [详细]
图为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数控生产线一角。在桐城6500余家从事绿色包装产业的大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