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科经局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强市不动摇,锚定“进十强、冲千亿”目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多链融合发展模式,多措并举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
明确发展定位,做强“产业链”
突出规划引领。依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编制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引导有限资源更大力度向重点产业集中,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现已形成绿色包装、智能汽车零部件、光伏新材料、医工医药健康等产业发展体系,推深做实产业“链长制”,着力育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力争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新材料、医工医药三个先进产业集群。
推动项目建设。一方面,建立技改项目包保机制,加速制刷制盖、塑料包装、羽绒家纺等传统产业提质扩能,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等“零增地”技改,拓展“转型升级”新赛道、新领域。今年,摸排实施工业投资项目261个,计划总投资996.3亿元,已入库工业项目192个,总投资556亿元。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两新一同(医)”着力强链补链,实行市级领导联系亿元工业项目制度,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国轩二期、太阳能新能源产业基地、合众汽车零部件、中环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提升产业层次,融通“创新链”
加强数字赋能。深化与省“羚羊”平台等合作,聚焦重点产业,引导企业加大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改造力度,针对性开发共性及个性场景应用,打造样本企业,加快全行业“看样学样”。目前已完成65家企业诊断,35家企业基本改造完成;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4家,安庆市级智能工厂9家,数字化车间25家,省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各1家,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3家。
坚持协同创新。学习借鉴浙江新昌经验,走“科创+产业”路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开展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梳理产业链核心技术需求清单。目前建有1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安徽工业精品”10件,研发省首台套重大装备12个、首批次新材料1件,省级新产品85个。
壮大产业规模,优化“服务链”
强化“培大育强”。制定百亿元级工业企业、亿元税收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开展领军核心骨干企业评价,强化跟踪问效、重点扶持。现有规上工业企业455家,先后跻身全省民营经济考核一类县、“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市)、增速10快县(市)”,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庆龙头、全省第一方阵。建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培育一批深耕细分市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国家绿色工厂1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4家。
完善服务机制。推动贯通供给和产业需求,连续举办七届中国桐城绿色包装展览会,搭建中国•桐城绿色包装产业发展论坛、安徽•桐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论坛等产需对接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围绕产业链完善政策链,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桐城市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举措十二条》等一系列政策,全面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政策,积极推广“设备购置贷”、“专精特新贷”、“亩均英雄贷”,创新“转型升级贷”,缓解融资需求,近三年争取省级及以上奖补资金超5千万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探索施行差异化政策,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牵引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该局将立足目标,对标沪苏浙,以产业为引领、企业为主体、项目为关键,在转型升级和链式集群上再突破,做好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文章,为桐城早日进入“进十强 冲千亿”贡献力量。(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