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梅以来,桐城市平均降雨量173.7毫米,较常年367.2毫米偏少五成。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10天桐城市继续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旱情呈现加剧趋势。针对当前旱情,桐城市水利局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原则,精准发力,合理调度,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前谋划,引江济湖。7月12日,桐城市水利局请求安庆市水利局协调开启枞阳闸,引江水入湖抗旱,引江济湖水量达3500万立方米。为防范可能出现的夏秋连旱,桐城市水利局指导沿湖4镇(孔城、金神、嬉子湖、双港)及时做好提湖水抗旱工作,充分利用菜子湖的充沛水资源,最大可能引湖水蓄满各圩口内的塘坝堰塥,保证群众生活用水,满足农田灌溉需求,有效缓解了菜子湖区周边旱情。
全域调度,蓄水保水。桐城市水利局统筹防洪保安和供水安全,出梅以后连续发布3次抗旱预警通知,指导各镇(街道)、水管单位科学调度中小水库、水闸等水利工程,按照蓄水上限控制,尽可能多蓄水保水。8月7日上午,枞阳闸内外水位差达3.63米,超出枞阳闸安全运行范围(3.0米),安庆市就关闭枞阳闸保水抗旱与放水保闸两套方案召开协调会,桐城市水利局在会上积极争取,促成保水抗旱方案落地,最终在枞阳闸下抢筑围堰,减小闸门内外水位差,确保菜子湖水位不出现明显下降,最大程度保全水资源,缓解环湖各镇的旱情。
加强监测,动员节水。进入8月份,桐城市水利局每周对水库、塘坝现有蓄水情况进行摸底,重点对境内两座中型水库水源地进行研判,分析未来30天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发出《节水倡议书》,动员全市上下共建节水型社会,用好每一滴水,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需求。
加大投入,抗旱自救。各镇(街道)通过开明渠、挖河渗、建水窖等方式开展生产自救。孔城镇利用沿湖及孔城河周边水源充足的优势,提水、引水抗旱,动用各类机泵120多台套,已灌溉农田4万余亩;新渡、双港、鲟鱼、黄甲等镇采取打围堰、建挡水坝、开挖河渗等工程措施蓄水保水,引河湖库水灌满境内沟渠塘;青草镇投入抗旱水泵167台套,挖掘机3台,出动抗旱服务队137人,开挖河渗5处,开挖渠道1200米,灌溉农田1.5万亩;龙眠街道通过新建水窖方式蓄水,确保山区农村供水安全;金神镇从市水利局借用80KW移动式提水泵,投入提水抗旱。(汪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