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部门

桐城:以戏惠民 情暖乡村

2021-09-2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 管理工作

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我市大力开展戏曲进基层活动,以戏惠民,情暖乡村。

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送戏惠民,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通过招标采购程序,科学制定采购办法,年初完成“送戏进万村”活动的招标采购工作。年演出总计224场。

提高服务水平。第一时间召集中标承演剧团负责人,召开“送戏进万村演出工作会议”,按照招标文件规定,与演出单位签订演出合同,并对演出质量、安全工作、资料报送等提出明确要求,明确规定应结合农村实践、体现乡土特色,做到让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征集群众喜爱的黄梅戏剧目,结合本地文化特点,甄选出《荞麦记》《婆媳情》《西楼会》《家和万事兴》《公爹》等优秀演出剧目,最大化满足群众需求。充分利用每场送戏演出的同时,开展疫情防控、民生工程政策、森林防火、防汛、防溺水等知识宣讲,并调动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积极宣传,让广大农村群众切身体会到文化惠民政策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注重演出监管。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组织和监管,重点检查每场演出的时间、内容、演职员数量等情况,现场听取观众对演出单位的演艺水平和送戏工作的评价和建议。每场演出结束,发动群众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承演剧团现场填写统一制式的演出回执单,经演出地行政村委会及文广站盖章后存档备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承演剧团,丰满送戏内容和质量。

加强辅导培训。 利用“非遗进课堂”“文都讲坛”“送辅导下乡”等品牌活动,大力开展《黄梅戏声腔艺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赏析》等戏曲理论知识宣讲、黄梅戏教唱等活动;举办各类戏曲培训班进行节目辅导,市文化馆、市黄梅戏剧团工作人员、文化辅导员、文化志愿者常年坚持进学校、乡村辅导,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