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提升医保异地结算便捷度,持续优化异地结算流程,以“三个扩大”不断提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质效。
一是不断扩大医疗机构数量,贴心为民服务。自2020年医保系统整合后,参保人员就医异地结算定点医疗机构由过去的三千家扩展到现在的五万多家,异地就医结算的可靠性和成功率逐步提高,并伴随国家医保对异地就医结算机构数量扩充而不断增加。认真贯彻“新医保•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努力争取异地结算即时办,确保办理时限不超过2个工作日。适度延长异地结算时限,异地安置患者自申请3个月后可无期限限制;异地长期居住、重大疾病患者可放宽至12个月,不需要患者住一次院办理一次。贴心做好异地就医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切实方便参保群众异地就医结算。
二是不断扩大线上备案渠道,实现数据多跑腿。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前,可先通过网络、电话、手机APP和窗口等多渠道进行备案,实现参保群众异地就医“码上办”,避免提供有关材料及证明,有效解决异地就医备案事项繁琐、材料复杂、参保人员跑腿垫资等问题。截至8月底,电话等“不见面”办理9780人,窗口办理就医异地备案887人。
三是不断扩大就医选择范围,医保报销不跑路。由原来只能备案到就医地某个具体医院扩大到就医所在地级市,患者可在备案地所有联网医院自主选择就医。参保人员在异地联网医院根据备案就医,实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个人仅支付负担部分,无需垫资跑腿报销,切实减轻群众“垫资”负担,也有效减轻了医保经办机构的工作压力。截至目前,城乡居民医保异地结算住院医药费17576人次,总结算金额1.81亿元;城镇职工异地结算住院医药费1510人次,总结算金额1776万元。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结算、报销等相关工作网上办,真正做到为民、便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