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桐城交警大队在城区主干道进行巡查,强化对非机动车辆不按规定停放乱象的整治,现场拖离违停车辆。交警提示:车辆停放一定要在指定位置,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交叉路口、急转弯、消防通道等路段,禁止停车,避免干扰正常车辆出行,要做到安全行车,文明停车。
近年来,非机动车的随意停放问题一直是影响市容市貌的“顽疾”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违规行为的严管态势,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工作水平,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各地交警大队以及城管执法大队也都不定期地开展整治行动,加大对重点区域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巡查力度,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将非机动车停放在规定的区域,做到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不定期地开展整治行动,对营造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毕竟不是一种常态化的模式,很难治本。”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经在上海出差一段时间,看到上海某些片区有专人管理,城市交通环境安全、有序、畅通,如果把上海的这种管理模式推广,不仅缓解了交警和城管执法大队的压力,也能更加有效地引导非机动车辆有序停放。
那么上海对于非机动车辆随意停放的问题具体是如何整治的呢?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在去年2月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2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上海市整治非机动车辆随意停放的问题,交由政府的第三方服务公司上海绮卫市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来服务,该公司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仅利用人工服务来文明劝导,还采用了高科技互联网技术手段,不仅有效的解决了非机动车辆随意停放的问题,还为上海市打造成智慧型城市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我们公司通过5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模式,重点旨在引导、教育市民文明出行,营造城市文明交通人人参与,创城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上海绮卫市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绮鸣、李威儒告诉记者,“作为政府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公司每一位员工都经过系统培训,方可上岗,除了文明用语之外,还有肢体语言指引,真正做到了认真劝导,文明教育,甚至以身示教。以宣传教育、劝导说服为主。此外,我们有高科技的指挥大厅,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整理,不同片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采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上海市民,他们普遍认为上海对非机动车辆的管理服务,规范了城市文明出行及文明停放非机动车管理,市民由最开始不理解,到后来会自觉的规范摆放。“看到劝导员不厌其烦地劝导、以身示教,甚至自己动手摆放,时间一长觉得不好意思。”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市民的文明、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现在都很自觉了,这样的行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