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部门

【“发展数字经济”大家谈】伍建强:建好“云”平台 献力“文教名城”建设

2020-11-0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廖永红 项并玉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势头迅猛,数字经济正成为文化旅游体育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智能化也渗透到文旅体产业的服务、管理、体验、营销等各个环节。就桐城而言,我认为文旅体部门今后要做好三大要事。

  一要立足顶层设计,树立创新思维。结合桐城实际,围绕“人文强市”战略,推进文教名城建设,强化“文旅体+”思维,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来帮扶文旅体企业特别是数字运用类企业,提振发展信心与后劲;不断培育新兴业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体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格局。

  二要丰富市场供给,优化消费模式。基于互联网互联互通、便捷易得的特点,将文化、旅游、体育、广电资源搬上网络,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体场馆、景区、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探索云上服务,创立“云上龙眠”品牌,实现一机“游桐城”,打造云直播体系,推进“云观展、云旅游、云观赛”等,增强大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与分享度,拓宽数字服务的广度;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沉浸式文旅体消费模式,抢抓5G迅速发展的机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和AR等新技术,挖掘分析游客网络表达、了解内心趋向,研究市场需求,设计并打造数字化景区。在安徽“文化云”建设基础上,推进数字文体场馆建设,打造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的高端智慧场馆,实现公共服务水平质的飞跃。

  三要建好智慧文旅体平台等项目,谋划建设全域文旅大数据中心,打造集智慧管理、服务、营销于一体的智慧平台,顺应智能互动、虚拟现实等发展趋势,鼓励开发基于在线虚拟体验的文旅体服务,重点打造数字文学小镇,培育引进数字文创设计和网络文创类企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科技,深度挖掘桐城IP,深耕桐城派、黄梅戏、六尺巷等优秀文化资源,活化桐城人物和事件,融合影视、动漫、音乐、游戏、文学、电竞等数字文化业务,将网络的数字IP创造性转化为线下文旅消费体验,最终将桐城文学小镇整合为区域性文化创意园区,使之成为桐城数字经济的高地。(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廖永红 项并玉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