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龙腾街道和平村李庄组党员唐旭升个人出资引水抗旱,惠及乡邻,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再度刻在群众的心上。
6年前,唐旭升是个跑西藏做生意的推销员,后因身体原因不适合经常出差在外,就在家里承包田地,转行成了种粮大户。从2013年开始,他在本村承包700亩田地,种植水稻,还有油菜、小麦,办起了桐城市润泽家庭农场。
村里塘口少,但种田离不开水源,唐旭升运筹帷幄,在田边修筑沟渠、建设排灌站。今年大旱,他提前所做的“功课”派上了大用场。抗旱期间,为保证农田和周边乡邻用水,唐旭升主动清淤理渠,从龙眠河引水抗旱,所需电线、水管、水泵、人工、电费等开销,共计3万余元,他独自承担。所引水源途经邻村白马,他依然无偿帮助白马村的种粮大户200多亩田的用水。在他的手机里,笔者亲眼看见7只电表的缴费纪录。有心人,事竟成。大旱之年,他的承包田喜获丰收,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总产约40万公斤。
唐旭升不只种粮食,还是当地科技兴农的带头人。他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探索“稻鸭供养”模式和技术。如今,唐旭升对稻田养鸭技术心知肚明、运用娴熟。润泽农场水稻种植已经发展到1200亩,其中稻鸭共养300亩,生产出来的有机稻米、鸭子、鸭蛋根本不愁卖,而且卖得好。
在他的农场里,工作人员几乎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切农活,他一家人本可以搞定,但唐旭升特意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他说:“作为一名党员,不能帮乡邻做点事,肯定不合格。”
唐旭升为了“帮乡邻做点事”,还个人出资1万多元,无偿修通了30多米的村组水泥路。
为突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性,目前,龙腾街道党工委把唐旭升作为群众身边的“榜样”,号召党员群众向他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