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部门

桐城市司法局探索“六尺巷”人民调解新模式

2019-04-29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汪远凯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一是提炼提升“六尺巷”文化内涵。组织富有调解工作经验的人民调解员、基层一线干警、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挖掘“六尺巷”精神对于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意义。同时,将“六尺巷”文明礼让的精神积极融入人民调解工作,提炼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并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合作,共同申报了“中国传统调解文化在和谐司法语境下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桐城‘六尺巷’调解为研究基点”省级科研课题,该课题被列为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二是打造树立“六尺巷”工作品牌。2017年,桐城“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入选安徽省十大法治事件。同年4月,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专程来桐调研“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2018年7月4日,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巡视员孙中平来桐调研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对桐城市创新提炼出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是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中的创新与发展,是“枫桥经验”的桐城版。2018年,桐城市司法局被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联合授予“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是营造浓厚“六尺巷”调解氛围。充分利用各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庭的现有设施,整合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平台,新建“六尺巷”调解庭。在范岗、双港、唐湾等司法所,增加“六尺巷”文化墙主题及其他配套设施,营造身临其境的“六尺巷”文化氛围。在部分企事业单位建成了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物业纠纷、消费纠纷、涉电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劳动纠纷等七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设立“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发挥行业性调解组织作用,大力宣扬和谐礼让的处世之道和做人美德。
  四是熟练应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吸收或聘用专业人才充实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适应人民调解多元化专业化的时代发展要求。整理、汇编《六尺巷人民调解案例库》,供每一名调解员学习和借鉴,该库共收集涉及婚姻家庭、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伤害赔偿、劳动争议等九种类型50起案例。与安庆电视台“周日公开课”栏目合作,举办以“六尺巷”调解法为主题的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今年以来,运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全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79件,调处成功1850件,调处成功率98.5%。防止民转刑案件3件11人,防止群体性事件4件185人。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汪远凯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