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抢抓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创建机遇,采取扶持贫困户直接开网店、成为供货商等模式,多途径进行电商扶贫,取得了良好成效。
高位推动强保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确保电商扶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加强规划引领,制定出台《桐城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组织专家团队研究编制《桐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规划建议报告》,明确将农产品电商、农村电商和电商扶贫纳入桐城市电商发展“2+5+8”行动计划,设立电商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通过产业带动、政策支持等方式,把贫困户引导到电商产业链中来,努力带动贫困户创业增收。
选准模式建网点。利用“村淘”“农夫商城”“邮乐购”等平台,充分整合村部、农村超市、农家店等场所资源,在全市建设村级网点476个,实现村级网点全覆盖。其中,218个“农夫商城”村级网点,先后投资200余万元,用于帮助网点配备电脑、LED显示屏、货架等用品,实现网点建设标准化。这些网点不仅能拓宽贫困村、贫困户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还能帮助代购生产生活资料,为贫困户生活带来便利。2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网点还与区域内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2016年,通过免费代收代销农特产品等方式,帮助174户贫困户创收20余万元。
线下线上畅渠道。以邮政物流配送体系为基础,改造综合县域物流中心1个、建立镇级物流分拣中心15个,扩增邮路至5条,村点配送覆盖率100%,积极支持“四通一达”等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参与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为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生产材料采购铺平道路。同时,充分发挥淘宝特色桐城馆、京东特产桐城馆等线上平台作用,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专题线上活动100余场次,帮助农户销售推介小花茶,龙眠山茶油、大关禽蛋,嬉子湖水产等特色农产品,2016年“乡村旅游采茶节”、端午“富得流油咸鸭蛋”两次线上活动实现网上销售额100多万元,让农户在指尖轻点间就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
强化培训育网军。按照“把贫困户变网商、把贫困村变货仓”的思路,引导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返乡青年等参与到电商发展中来,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村电商队伍。着力打造并优化青桐学院等电商培训机构,支持淘博网络与中智汇联合搭建全省第一个主打在线教育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贫困村网商孵化和人才培养提供“摇篮”。截止2016年,针对农村创业青年、贫困人员等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电商培训131场,累计培训1万余人次,为电商扶贫源源不断地培育和输送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