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全面学合肥、奋力进十强”推进会以后,桐城市公管局对标查找内部管理、工作流程、机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一个“干”字,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针对本领恐慌症,该局开设“业务讲堂”。学合肥进十强,没有一支能干事、干成事、有过硬的本领的服务团队,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也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桐城经济新形势。招投标工作专业性强,法律法规更新快,该局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从2月份开始,局机关科室负责人轮流上台讲解本职专业知识,一人讲,大家学,互相评,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针对思想僵化症,该局派出三个小组,再赴“安徽省十强县”取真经,开眼界。每个小组都带着查找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外出学习、考察、取经。重点是学习宁国县治理围标、串标、借资质的新手段,学习肥西县电子化招标新模式,学习广德县标后监管新办法。每个学习小组学习考察结束后,都向党组提交一份专题学习考察报告,有针对性地拿出治理围标串标借资质、电子化招标、标后监管三个方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以便更深层次地改进桐城招投标工作。
三是针对诚信缺失症,打造“互联网﹢科技”的监管平台。为进一步促进招投标工作阳光运行,2月下旬,该局招标采购了一批高清监控设备,开标室、评标室全程录音录像。消灭了监控盲区,整个招投标环节阳光运行。3月份该局还将学习合肥“徽采商城”的政府采购模式,与安庆市“宜采商城”无缝对接,用科技手段搭建桐城政府采购“背靠背”网上电子竞价系统。同时,建立“互联网﹢”诚信体,公开曝光招投标过程中违规、违法的不良行为记录,让失信的投标人“一地受罚、处处受限”,努力形成规范有序、诚实守信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用体系。6月底前,该局还将努力转化学合肥的创新成果,全面实施建设工程“全流程电子化招标”,彻底杜绝人为因素。
下一步,该局将压实标后监管责任,与行业主管部门一道形成联动机制,出重拳治理围标、串标、借资质现象,确保“工程优良、资金安全、干部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