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部门

以“双创”为契机 营造创业工作新局面

2016-02-25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周朝进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李克强总理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理念,不仅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2015年,桐城市人社部门以此契机,积极创新思路、完善创业政策、优化服务举措,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开创桐城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一、以实用创业培训满足创业需求。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创业意愿与需求,我们通过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创办企业培训、改善企业培训,不断强化创业者的创业认知、激发创业者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创业成功率。2015年我们共开展了9期创业培训班,共培训290人。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产业园,我们精心组织电子商务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邀请合肥院校的专职教师授课,还从淘宝大学特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不仅传授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让每个学员自己选择创业项目进行模拟演训。培训结业典礼成了一个小型的创业PK赛,优胜学员优先获得最大额度的创业贷款,整个创业培训活动成为了创业的模拟赛场。
   二、完善创业园区孵化器的作用。我市已经建立多层次的创业园区,如再就业工业园、农民工创业园、高校毕业生创业园。2015年又在桐城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了电商创业培训基地,在技工学校的实训基地创建了“青年创业园”。技工学校的“青年创业园”正在申报省级青年创业园,目前新引进6家创业者进驻,既有传统的家纺、服装产业,也有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创业园区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厂租、水电费补助、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打政策的组合拳,同时严格落实引进与退出机制,完善孵化功能。2015年通过创业园区已成功孵化出17家新办企业,带动就业380多人。
   三、充分运用创业贷款的扶持作用。我们充分发挥“桐城市创业服务指导中心”的创业服务机制,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创业基地管理、小额信贷推荐、开业指导和跟踪扶持等“一站式”创业服务,重点推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整贷直发”是与邮储银行积极配合启动的,经过几年的运转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从十月份起将创业贷款额度即时调整到10万元,2015年底还与农商行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多家银行的经办而形成银行间的良性竞争态势。同时我们预期风险防范不放松,我们要求放贷银行对每个贷款申请人均要上门实地审核,发放贷款时要求银行、申请人与担保人三方现场签字,并拍照取证留存,截止目前,累计发放个人创业贷款超过6000万元,仅发生了三次逾期还贷的现象,其中两起还是因为涉及刑事案件带来的后果,追偿工作也始终没有放松,我们是既要解决思想,最大限度发挥创业贷款扶持创业的作用,也要最大可能防范风险,确保这项创业扶持政策良性持续下去。
   四、以创业大赛营造创业氛围。今年是“创业江淮”工程的实施之年,省人社厅积极推动创业大赛“赢在江淮”,我们以此为契机,与桐城电视台合作开辟“创业创新精彩故事”专栏,目前已播出12集,后续将继续录制。我们从中选择了两个典型,一个是依托阿里巴巴经营桐城产业带的淘博公司,另一个是将剪纸艺术成功推向市场的金镂文化公司,这两个公司参加了安庆市首届“赢在江淮”创业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为发挥榜样的力量,我们将这些创业故事、扶持政策等汇编成册,广泛地向创业者发放,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新闻媒体、微信平台等形式,广泛发布创业扶持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等信息,努力扩大政策知晓度,让想创业的人员能够创业,让能够创业的人员开心创业。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下摆脱经济下行压力、尽快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在我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新一轮的创业浪潮正在迅速形成。但是,也应该客观地看到,在鼓励大众创业的过程中,桐城市的创业环境仍存在着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新一年里,桐城市人社部门将不断地在优化创业环境方面下工夫,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业热情,为桐城市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周朝进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