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桐城市锌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全面推进我市富锌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2022年锌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结合桐城锌产业发展实际,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总体思路,讲好“锌”故事、用好“锌”科学、做活“锌”文章,以富锌农业开发为基础,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形成“锌+X”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规范产业和标准体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二、目标任务
聚焦标准化,破解产业化、品牌化难题。强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实现产业提质,夯实锌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性,推进富锌农产品或功能性食品开发,发展锌工业;加强锌品牌建设和推介,培育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2022年全市建设5-8个富锌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启动大沙河流域富锌资源核心保护区划定工作,开展挂车河流域土壤详查;建设富锌水稻、富锌茶叶、富锌蔬果等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5万亩,申报“桐城锌米”区域公共品牌1个、“文都锌品”地方证明标识1个,申请安庆地方标准1-3个;培育5-8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主体。实现富锌产业总产值7亿元。
三、工作内容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桐城。
1、划定富锌资源保护区
依托大沙河流域土壤锌元素分布调查成果报告,初步划定大沙河流域富锌资源核心保护区,结合耕地保护和田长制,探索保护和利用技术路径,出台相关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统筹保护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开展挂车河流域土壤锌元素分布详查。
2、建设富锌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持续高标准开展富锌技术试验示范:以桐城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富锌试验示范基地为主,以富锌区域和非富锌区域、多类型试验示范基地为辅,开展富锌作物、富锌肥料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重点是水稻品种差异性筛选,富锌马铃薯、玉米、瓜蒌、蔬果等系列产品开发,富锌土壤保护性种植等基础性研究。
3、培育富锌农产品精深加工主体
推广“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积极支持主体开展富锌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打造一批即食、速食等具有桐城特色的富锌面、粉、薯类、杂粮等多元化食品。整合本地富锌资源、产品、品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招大引强,积极培育现代化的富锌产业发展龙头,开拓富锌产品新功能,不断延长富锌产业链条,增强富锌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与中国农科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和转化相关技术成果,开展蛋白锌、有机锌的开发,加强产品或食品锌含量稳定性、标准化,推进产业化发展。
4、推进桐城锌文化建设
桐城富锌产品的特质性不仅仅要突出锌的功能性,还要体现出桐城独有的地域文化属性。与教育、文旅部门对接,利用好桐中校庆活动,从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和知名校友访谈等方面着手,将桐城的文化底蕴和名人事迹融入到富锌产业,编制《桐城与锌》丛书,讲好“锌”故事;与农业农村部食物营养研究所合作,发布《桐城锌米》白皮书,强调桐城锌米营养作用;新建桐城富锌产业展示馆,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5、加强品牌建设
以“桐城锌米”区域公共品牌、“文都锌品”地方证明标识为主,制定品牌营销规划,强化品牌营销;建设快速检测中心,加强标准化管理,破解市场准入问题;创建物流和电商平台,建设一批桐城富锌农产品旗舰店,支持富锌协会加强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建立授权制度,提升品牌效应。
6、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拍摄桐城富锌农产品专题片,以公益广告形式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开展经常性、多层次培训,普及富锌知识;组织评比、大赛等活动,展示产业成果;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农交会、展览会、推介会,形成浓厚的富锌产业宣传氛围。
四、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调整和充实桐城市富锌农业产业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和机构,统筹协调桐城锌农业发展和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落实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在用足用活用好中央、省、安庆市和桐城市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用好配套扶持资金。加大招商力度,撬动社会和工商资本,带动产业发展。
3、加强督查考核
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将锌产业发展工作作为各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年度效能目标考核指标,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委农办将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考核监督,适时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中共桐城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