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育秧大棚里秧苗长势良好。
今年以来,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粮食高质量发展,桐城市积极引导种粮大户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扩大“一种两收”再生稻种植,促进粮食生产稳产提质增效。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品种的再生属性,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在水肥、栽培管理的条件下萌发、再生长成穗而收割的水稻,不需要再播种、育秧、移栽,头季加上再生季,也就是“一种两收”。
据桐城市吕亭农业技术推广站余庆柱介绍,再生稻因为是一次种植、两次收割,它可以提高产量,另外不用打农药,这样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能减少农业污染,利于环保,同时也能减少用工成本,增加种植户收入。
图为农技人员指导种植大户育秧。
4月初以来,天气回暖,在吕亭镇新店村雪花池农场育秧大棚里,种植大户正在进行早稻再生稻集中育秧大棚管护。时值早稻育秧关键时期,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也纷纷深入大棚指导种粮大户集中育秧。
该农场生产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耕,农场在播种育秧上利用再生稻育苗新技术,不仅减少了人工投入,而且提高了育秧质量,有利于后续机械插秧和水稻生产。
近年来,桐城市农业部门将利用新技术和项目支持,大面积推广早稻再生稻集中育秧、联合育秧,提高早稻生产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早稻扩种做足准备,助力全年粮食生产稳产增收。据统计,今年,桐城市早稻再生稻育苗为6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徐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