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在桐城市天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全自动智能化育秧工厂内,工人们正在查看秧苗长势及棚内温湿度。
该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座落在桐城市龙腾街道蒋山村。合作社在龙腾街道蒋山村、涧桥村和金神镇金鹿村等地流转承包耕地4200亩,从事优质粮油规模化生产经营,年产稻谷2500余吨,小麦300余吨,油菜籽100余吨。合作社安装有稻麦及油菜烘干设备5组套,建有年库容量2600吨的粮食仓库、水泥晒场4500平方米,购置植保无人飞机3架,拥有“日神”牌成套全钵苗育插秧机组和专用秧盘,以及油菜多功能播种机等先进农业机械,各类耕、种、管、收生产机械一应俱全,能满足自身生产需要,并提供部分社会化服务。合作社积极应用优质水稻品种,致力品牌粮食生产;推广机插栽培技术,实现节本增产增效;利用有机资源,实行施肥精准减量;坚持病虫统防统治,实现绿色高效防控;承担多项重要试验示范,并多次代表桐城市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接收省市测产验收。合作社荣获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病虫害统防统治示范社、省农机示范社、安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称号,理事长个人获全省种粮大户、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安庆市优秀规模经营户、桐城市优秀种粮大户等荣誉和表彰。
该合作社建成的全自动智能化育秧工厂有:连栋温室大棚5280平方米,播种暗化车间480平方米,播种流水线2台,插秧机3台,浸种催芽一体化自动化设备3台,以及智能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环境气象指数实时监测设备、苗情实时监测设备、中央信息处理及人机交互设施、自动运秧设备、自动报警应急作业安全保护设施和物联网平台等,每年可满足4000亩大田机插秧的育秧需求。合作社今年计划实现600亩早稻和再生稻机插,目前己入棚机插秧3万余盘。
据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制约该市再生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育秧困难,由于再生稻播种早,育秧期间气温低,受气候影响大,秧苗素质不稳定,育秧成本高、效率低。为有效解决育秧难问题,加快发展再生稻生产,促进水稻机插社会化服务,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打造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特色亮点。2021年,桐城市政府整合产粮大县奖励资金43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在原建育秧工厂的基础上,建设7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水稻育秧工厂。
该市建成的7座育秧工厂是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于一体的智慧农业设施,能够控光、控湿、控温,可实现操作自动化、管控智能化、生产规模化。工厂系列软硬件设备设施保证浸种催芽和播种出苗安全高效,保障大棚内光照度、温度、湿度适宜,营造有利的育苗环境,提升抵御灾害能力,保证育秧安全并可缩短秧苗生产周期,具有省时、省工、省力、省种、省地、安全、高效、节水、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工厂既可进行水稻育秧,在非育秧季节又可用于其他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育苗,还可用于绿叶速生蔬菜及食用菌等生产。(潘听党 孙传银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