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三农

桐城:工厂化育秧 给力水稻丰产增收

2022-04-01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吴磐 詹克彪 吴春富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422.png

图为工人在育苗机器前作业。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育秧作为水稻种植的第一环节,是春耕生产的重中之重。桐城市通过推广“工厂化”育秧,开启育秧新模式,带动种植户春耕备耕,助力粮食生产。


在孔城镇长发农技合作社的育秧工厂,工人们正在育苗机器前作业,有条不紊地在机器上放育秧盘、育秧基质、种子,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块块相继完成了装土、配水、撒种等工序的长方形育秧盘从传输带上“诞生”。


为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孔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上下功夫,首先在粮食种植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扩大了再生稻和双季稻的种植面积,依托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着力推行工厂化集中育秧,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仅省田、省本、省时、省工,也十分适合机械化作业,有助于粮食增产增收,让种粮大户直接受益。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416.jpg

图为育秧盘通过传输带被整齐摆放至田间。

微信图片_20220330154439.jpg

图为育秧盘秧苗苗齐根壮。

为满足周边种粮大户的需求,孔城镇长发农技合作社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购买秧盘等设备建立机械化育秧,实现全程一条龙服务。该合作社负责人汪前中介绍,通过育秧工厂机械化育秧,秧苗苗齐根壮,出芽率能提高20%。


据了解,该合作社是当地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大力支持与培育的新型经济主体。今年已累计服务当地27户种粮大户,为再生稻代插、代育和代收以及后期的植保防治方面提供服务,服务面积达3500亩。


孔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丁俊贵告诉记者,去年,孔城镇推广种植再生稻4700亩,今年推广面积达到8000亩,解决了农机全程机械化的问题,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机械强农的目标。下一步,孔城镇将把农机和农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化服务组织将农业“四新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粮食种植户,特别是水稻种植户实现节本、增效、增收。(吴磐 詹克彪 吴春富)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吴磐 詹克彪 吴春富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