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采摘新鲜黑木耳。
秋冬之交,桐城市黄甲镇向阳村30万棒有机黑木耳迎来采收季,村民们熟练地采摘、摊晒,收获头茬“冬木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1月13日,向阳村的木耳种植基地一派忙碌。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小木耳竞相疯长。20多位村民穿梭于菌棒之间,将肥厚油亮的木耳从菌棒上采摘下来。目前,村民在该基地每天能采摘新鲜黑木耳1000多公斤。正在采摘木耳的村民朱立秀告诉记者:“一个菌棒采一茬,能产干木耳一两二钱,在市场上卖的话,能卖到八九块钱。这个菌棒,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图为村民在晾晒大棚翻晒黑木耳。
刚采摘的新鲜黑木耳,都被送进晾晒大棚,接受阳光的“洗礼”。村民们将它们放到“晒床”上,用耙子摊平,再用棕刷给它们“翻身”,让每一片木耳全身均匀享受“阳光浴”,确保它们畅快“排毒”、提升品质。
据向阳村木耳种植技术员郝永健介绍:刚刚采摘的木耳,不能直接吃。晾晒的目的,其一就是通过太阳的紫外线,给木耳消毒杀菌。刚摘的新鲜木耳正面颜色发黄、背面颜色发黑,比较一下就知道,经过太阳晒的木耳,背面是灰色的,确切的说是灰白色,正面是纯黑色的。这就是利用太阳紫外线照射,木耳吸收了黑色素,提升了品质。
向阳村地处深山区,重山叠翠,泉水潺潺,生态环境良好。种茶一直是当地村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7月份,该村从外地引进黑木耳种植项目,建设食用菌产业园,兴村富民因此增添了新财源。目前,这个产业园已经种植黑木耳42亩,一年春秋两季可采收多茬木耳。
图为向阳村食用菌产业园一角。
黄甲镇黑木耳产业基地负责人方泽富告诉记者:“目前,向阳村食用菌产业园菌棒下地30万棒,预计年产干有机黑木耳20吨左右,市场价约400万元。下一步,基地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来培育黑木耳种植加工产业,带动农户一起创收致富。”
正如好山好水出好茶,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让向阳村的黑木耳具备了“天生丽质”。不久前,向阳村的黑木耳已获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该村已计划建设木耳菌棒加工厂,扩大有机黑木耳种植基地,发展白木耳、黄金木耳等品种的种植,同时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服务,引导农户发展木耳产业,拓宽致富路,振兴向阳村。(余大国 詹克彪 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