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进(左五)在金龟苑生态公司进行技术指导。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3月19日至20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邓永进教授带领省农科院果桑分子生物学与食药功能研究专业技术团队高俊兰副研究员(博士)、于洁博士、韩智宏助理研究员一行4人到桐城市金龟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桐城市国生家庭农场、桐城市香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果桑基地开展春季果桑园管理技术指导。
游客在国生家庭农场采摘成熟桑葚。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国生家庭农场酿造的系列果桑酒。 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果桑位列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 86种药食同源植物名单,它具有增强免疫力、驻颜抗衰老、降低血糖血脂等六大防病保健功能。果桑可开发成桑果酒、桑果干、桑果酱、富硒桑叶茶等多种精深加工产品和具有降血糖、促睡眠等作用的功能性健康产品。果桑正在发展为新兴的健康型特色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邓永进教授说。
该市金龟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古明脸上溢满喜悦: “我于2017年开始种植果桑,面积约200亩。今年是第四年,已进入盛果期,每亩可采摘鲜果1000公斤左右,游客入园采摘每公斤10元。当初发展果桑产业,还有一个原因是考虑到桑叶可以养蚕,林下养鸡。现在我对发展果桑产业很有信心,下一步计划再发展200亩,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销售鲜果的同时开发桑果干、桑果酒、桑果汁等产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加收入。”
近年来,桐城市大力实施强农战略,把果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科普教育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的优先项目。坚持以现代果桑产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主导、强基础、上规模,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整合资源、提升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果桑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果桑种植专业合作11家,家庭农场7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果桑产业已成为当地朝阳产业,农民增收的亮点,年增收3360万元。
桐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种植业管理局局长刘志宏表示,今后,该市将乘势而上,大力发展果桑特色产业,一方面扩大种植、提高品质;另一方面,科企合作研制、加工桑果汁、桑果干、桑果酒等果桑食品饮品药品,药食同源,发挥果桑“全身都是宝”的效用,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