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邓永进团队在金龟苑生态公司开展技术指导。
3月19日至20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邓永进教授一行4人来桐,到金龟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桐城市国生家庭农场、桐城市香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果桑基地现场指导春季果桑园管理、标准化果桑示范园建设。种植基地多、技术保障足、开发有“钱途”,现代果桑产业渐成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
近年来,桐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果桑产业,目前桑园面积8200亩,果桑种植专业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7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果桑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年增收3360万元。
为保证技术安全、提升果桑品质效益、拓展果桑产业链,推动我市果桑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与标准化方向发展,2019年桐城市与省农科院蚕桑所邓永进教授团队合作:共建果桑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培育培优果桑富锌、富硒新品种;开展果桑深度开发利用,研发果桑精加工产品(功能性产品)等。目前,我市果桑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设在吕亭镇国生家庭农场,基地面积近百亩。
据悉,果桑位列国家卫计委确定并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 86种药食同源植物名单,具有防病保健功能;果桑可开发为桑果酒、桑果干、桑果酱、桑果醋、桑果色素、富硒桑叶茶等多种精深加工产品,产业化开发市场前景广阔。截至目前,安徽省果桑种植面积已超过60万亩,加工桑果干等中药材近2万吨、产值40亿元,加工桑果酒等产品产值近100亿元,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果桑产业链条和线上线下销售通道。
为把小果桑做成大产业,我市把现代果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科普教育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先项目,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主导,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整合资源,强基础、上规模、创特色,取得初步成效。金龟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7年开始种植果桑,面积约200亩。果桑园今年已进入盛果期,每亩可采摘鲜果1000公斤左右,游客入园采摘每公斤售价10元。该公司负责人王古明说:“当初发展果桑产业,主要考虑桑叶可以养蚕、林下可以养鸡。现在我更有信心,下一步计划再发展200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销售鲜果的同时开发桑果干、桑果酒、桑果汁等产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增加收入”。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将乘势而上,大力发展果桑特色产业,发展深加工,发挥果桑“全身都是宝”的效用,更好地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