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 三农

桐城:山村旧貌换新颜

2019-10-30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张荷香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金秋季节,记者驱车去桐城市铜锣村,一路上秋色迷人,干净宽敞的水泥路沿着大山盘旋而上,开了大约40多分钟车程,眼前出现一个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村庄,村中心的花坛里,五颜六色的百日菊、常春花正开得热烈,整个村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美丽。

        军河村民组村民、70多岁的刘胜甲正从村头“为民服务大厅”办完事出来,他对记者说:“我老汉做梦都想不到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自从我们村被列为省级扶贫村后,各级政府都过来帮扶,给我进行了危房改造,又送来优惠政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真是越干越有劲。”

         别看刘胜甲70多岁了,身体却硬朗,人也勤快,他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前年成功脱贫。他说:“致富须得靠自己,干了一辈子农活,闲下来也难受。”于是,今年春节他盘算着利用自己山场养两条牛,通过劳动致富,可对养牛的技术不熟悉,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养牛能手铜锣村党总支书记李根苗为他送来了“技术大礼包”,刘胜甲自筹1.5万元购进了2条牛崽,每条牛得到2000元的财政补贴,李根苗第一时间入户指导。在党的政策关怀下,刘胜甲劲头十足,他用心照料2条牛,同时又购进2头黑猪崽,刘老汉在脱贫路上越走越欢畅。

        铜锣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花果园革命烈士陵园”就坐落铜锣村境内,是桐城市红色教育基地之一。但村子距集镇远,是青草镇唯一的省级重点贫困村。为让所有的村民都顺利脱贫,青草镇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扶贫工程,以“党支部+村集体+基地+贫困户”为抓手,推行产业扶贫带动模式。2018年铜锣村利用“安徽樱花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扶贫基地,以特色种养业扶贫模式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该基地带动了6户贫困户就业,使每贫困户年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

        记者在土岭村民组见到了贫困户华桂祥,他正在清理羊圈。2014年华桂祥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精准扶贫方案,帮扶干部为他量身打造脱贫方案,创办“土岭生态养殖场”,现生态养殖场占地面积100亩,存栏山羊300多只,年出栏200只左右,实现年纯利润10多万元。该养殖场现已是铜锣村“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之一,通过贫困户资金入股的方式,目前带动52户贫困户参与主体经营,使每个贫困户每年都有稳定收入。

        铜锣村地处山区,很多优质的农产品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如何让众多优质农产品让市场知晓、接受、认可,让特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实现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双赢”?驻村工作队孙俊忠等人和村两委就帮助对接“农夫商城”电商平台,“我们以高于或等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卖出自家产品,减少了交通运输费、耗损费。”农夫商城负责人介绍。“以前老担心产品卖不出去,现在通过电商销售,现在是担心自己种植农产品不够多。”老农华从和高兴地说。

       青草镇党委书记刘决成告诉记者:“青草镇脱贫攻坚时,把着力点放在充分发挥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上,坚持扶贫先扶志,淡化“贫困”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增强他们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同时,走产业扶贫之路,通过资金、项目、政策的支持,加大对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的扶持力度,让每一位贫困户从中学到脱贫致富的本领和技能,从而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的。2019年我们对铜锣村投资42万元的项目正在实施,村集体经济收入争取达到30万元,比去年增加5万元到10万元。”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张荷香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