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桐城市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桐城市自2007年实施农村低保政策以来,低保标准逐年提高,低保范围也逐年扩大,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至2011年9月底,已发放农村低保金1826.2万元。

  据市农保局负责人介绍:农保对象是经个人申请,村委会审核,镇、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时进行三榜公示后确定的。农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度调整一次,有进有出,标准也有升有降;根据低保对象的自我保障情况实施分类施保。2011年按全年每人1500元的农村低保标准,将低保对象分为三类,A类为1405元,B类为1120元,C类为700元。范岗镇姚闸村民组村民邓世中今年49岁,患先天性一级视力障碍,他22岁的儿子不幸遗传了父亲的眼疾,家里靠母女二人打工维持生活。

  一家四口仍住在邓世中的父亲1969年盖的三间土坯房里。2010年元月,邓世中家被纳入低保对象,享受C类标准,每人享受620元补助,今年提高到每人700元。同时,父子二人还分别享受每年600元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邓世中说,钱虽然不多,但心里感到很温暖。他希望儿子去学盲人推拿,凭手艺养活自己。杨安村像邓世中一样享受低保的共有35户92人。

  为确保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我市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调整机制,保障经费从财政预算中列支,缺口部分由市级财政兜底。2011年全市共审批农村低保对象8492户23717人,其中A类低保对象5010人,B类11690人,C类7017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7%,山区镇和省级贫困镇占14%。2007年刚实施农村低保时,低保对象只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6%。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