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更待黄梅枝头绽芳华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日前,著名黄梅戏演员吴琼专程来桐,与我市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签订合同,双方将开展广泛的合作。本报记者采访了吴琼。

记者:吴老师好,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是我们桐城人的骄傲,你历时五年创作大型黄梅戏原创舞台剧《严凤英》并任主演,登上了国家大剧院演出。请你谈谈创作的动因及巡演情况。

吴琼:严凤英是黄梅戏一代宗师,她的艺术之路和对艺术的执着令后来者钦佩。把严凤英的形象搬上舞台,是我内心深处的一种呼唤。该剧从解放初期严凤英离开南京回到家乡安庆写起,截取她的几段生活和爱情片断,以大师追求艺术为主线,描述了大师的三段爱情,诗化地表现严凤英的追求和生活,力图展现一位为黄梅戏而生、为黄梅戏而死的伟大艺术家的绝代芳华。十年磨一剑。五年对于《严凤英》来说,并不算太长。五年中,《严凤英》经历了无数次讨论,总结,推翻,再讨论,再总结,再推翻的过程,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我们希望黄梅戏出更多的精品,这不仅是对大师灵魂的告慰,更是为了黄梅戏更好的传播,不辜负戏迷朋友们的期望。

该剧于2010年6月24-27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连演四场,场场爆满,这说明黄梅戏是有市场的。同年10月27日,《严凤英》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也大获成功。同年12月,我们又到合肥江淮大剧院演出,同时开启了全国巡演。现在已分别到芜湖、安庆、南京、常熟、无锡、上海、东莞等地,共演出了50多场,普遍受到欢迎。

记者:你是当年安徽省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后来唱黄梅歌,是把黄梅戏与现代音乐嫁接的先行者,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点上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现在你又在为黄梅戏奔波,请你谈谈回归的心路历程好吗?

吴琼:黄梅戏的包容性非常强。好的东西只要有助于黄梅戏的表达而不影响黄梅戏的音乐核心都可以拿来用。我曾经师从金铁霖教授系统学习声乐,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中,也吸收黄梅戏旋律。我于2003年正式回归黄梅戏舞台,我的意愿是将传统与时尚结合,让民族艺术在流行和传统之间自由行走。舞台是我心灵的归属,歌唱是情感的出口。我已与北京长安大戏院签约常年演出计划,举办黄梅戏演出季,每季度我都会和众位黄梅戏名家一起主演大型黄梅戏原创及传统经典剧目和折子戏。2010年7月,全明星阵容黄梅戏《江姐》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被媒体称为掀起黄梅戏红色旋风。

记者:这么多年的执着打拼,使你被业内誉为黄梅戏第一唱将,是腕级,桐城市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是地方剧团,你主动投送橄榄枝,是基于什么目的?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吴琼:我一直很关注各地黄梅戏事业的发展动态,在北京期间,逢戏必看。2010年12月在马鞍山市举行的安徽省第九届艺术节上,我看过桐城市演出的黄梅戏《桐城六尺巷》,从头到尾,认真地看。这支队伍非常敬业,很纯朴。桐城是严凤英的故乡,繁荣黄梅戏事业对桐城有特别的意义。黄梅戏艺术在桐城文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这次来,也算是寻根吧。唱黄梅调多好啊!今年,我跟这支队伍有过两次合作,到上海、江苏等地演出黄梅戏《女附马》还有一些传统折子戏。桐城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的演职员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是非常合格的班底。我想通过这样的合作实现双赢,年轻的演员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我梦想着组建一个自己的黄梅戏剧团,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排一曲大戏、开一次个唱,要复杂且困难得多。这些年我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国家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我们欣逢盛世,应当加倍努力。与桐城黄梅戏艺术公司的合作是长期的,我们将建立密切而稳固的联系,携手共同繁荣黄梅戏艺术之花。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