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振奋精神 狠抓落实 推动桐城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弯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同志们:

  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一年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12年的重点工作。

  下面,我根据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科学分析形势,牢牢把握稳中求快、好中求超的工作总基调。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内生增长模式的优越性逐步显现,呈现出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形象提升、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尽管近年来我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与发达县(市)的差距也在缩小,部分工作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品牌,但综合分析区域竞争的新形势、新动向,我们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从周边看,虽然去年我市财政增幅达40%以上,但纵观合肥经济圈内城市,这样的增速比比皆是,有的甚至高达70%以上,可谓是基数大、增幅快、后劲强。而与我们相邻的兄弟县市,竞相发展的势头咄咄逼人,个别周边县借助大项目、借助特色资源发力,做大总量,一跃而上。这些都对我市构成了“合围”之势,争先进位的态势愈发严峻。与自己相比,我们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还不够快,经济总量、企业规模、发展速度等都远不能支撑加速崛起、跨越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转变,企业“二次创业”的力度不足、热情不高,广大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特别是三产服务业档次低、规模小,城市规划管理相对滞后,与打造合肥经济圈门户城市与文化强市还很不相适应,发展的力度和步伐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事关民生的矛盾、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少数干部还存在着思想观念禁锢、工作责任心不强、纪律意识淡薄,干部队伍作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与难题,都需要我们找准突破口、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严峻形势,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妄自菲薄。当前,宏观环境越是不确定、不稳定,我们谋发展、促发展的信心要越坚定;发展环境越复杂、越趋紧,我们转方式、调结构的决心要更执着。要立足桐城实际,牢牢把握每一轮政策调整中蕴藏的机遇。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央新出台的鼓励民间投资“新36条”实施细则,推进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增值税改革试点,加大对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持,为我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中央提出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我们推进在建和续建重大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争取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微型企业发展,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抓好保障性住房工作,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等,这些政策含金量都很高,为我们惠民生、促和谐提供了政策支持。从区域发展来看,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继续推进,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扶持也在不断加大,中部地区尤其是县域经济迎来了发展特色经济的有利时机。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的“三个强省”目标,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下大力气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坚定不移推进自主创新等等,一系列政策取向与我市的发展路径可谓是不谋而合。再加之“北圈南带”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的政策叠加优势更加明显,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将会接踵而来。只要我们抢抓机遇,谋势而动,乘势而上,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实现跨越赶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也是我们传统优势的东西,应该说我们持续不断地坚持打“文化牌”,推动实施人文兴市战略。可以说,现在刚开始看到,打“文化牌”带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对于桐城这样一个内生经济比较发达的县级市来说,经济社会已进入厚积薄发、蓄势而上的关键时期,在发展的“弯道”上迎来了“超车”的良好时机,可以说,确定“稳中求快、好中求超”既是切合实际,又是切实可行的。“稳”是首要前提,也是中央的要求,“稳”字始终压倒一切。桐城的发展稳定有余,但进步不快,所以“快”是相对“进”来说的,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好”是核心任务,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好字当头。虽然近年来桐城的发展态势良好,但始终难以实现质的超越,所以“超”成为我们在“好”前提下的突破,是更进一步的发展展望,要实现总量位次上的一个提升。我们只有变竞争压力为发展动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措施,毫不动摇、持之以恒地抓好经济工作,加速赶超跨越,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弯道超车”。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