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立足服务创新 积极履行职责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市工商联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也是工商联事业蓬勃发展、成绩卓著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工商联和市委统战部的正确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工商联宗旨,带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维权服务等职能,为我市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工商联多次受到省、市工商联表彰。市工商联(会)负责人2007年和2010年两度被省委组织部、统战部授予工商联系统“全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度市工商联获得全省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一、立足服务创新,非公经济发展及贯彻中发16号、皖发12号文件精神取得重大突破(一)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19706,比“十五”末增加4004户;私营企业3138户,比“十五”末增加 1423户。2011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占GDP比重58.5%。全市非公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吸纳了70%以上的城镇就业。非公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加速崛起的战略支撑。(二)“两文一会”精神正在逐步落实。201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2011年5月,省委、省政府也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了高规格的会议。市工商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完成了《桐城市委、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市委常委会已作了专题研究,即将下发贯彻执行。

  二、积极宣传引导,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一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党的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积极参与光彩事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引导民营企业坚定理想信念,正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尽快使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走出低谷,走上良性健康轨道。二是重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推荐工作。市工商联配合市委统战部积极向各级人大、政协推荐人选,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截至2011年10月,全市工商联会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14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16人,其中,省人大代表1名,安庆市人大代表3名,省政协委员1名,安庆市政协委员2名。同时还推荐了9名同志担任省、安庆市工商联副会长、常委、执委。相当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工商联等团体和政府部门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
三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表彰工作。五年来,全市多位企业家、非公企业和商会多次获得安庆市颁发的各种荣誉称号。2011年9月,盛运集团荣获“全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光荣称号,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联合表彰,盛运集团董事长开晓胜赴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表彰,获此殊荣的全省只有三家企业。(二)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一是支持民生担保公司换届工作。自2000年组建以来,民生担保公司以服务桐城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为宗旨,为银行、企业搭建对接桥梁,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担保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4月,民生担保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届满,在工商联的指导和帮助下,圆满完成换届工作。二是成功组建桐城市温州商会,实现了在桐城经商办企业的温州客商多年的愿望和要求,加强了会员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也为温州、桐城两地企业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供了平台。

  三、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工作取得新成效参政议政是工商联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是工商联当好政府助手、联系非公有制经济桥梁纽带作用的具体体现。五年来,该会组织广大会员,进行调研和视察,通过提案、意见、建议等方式向政府反映,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多次配合省、市开展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专题调研,并分别写出调查报告,报送上级和有关单位参考,多次受到好评。

  四、积极发挥助手作用,服务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服务立会,服务兴会。为会员服务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能之一,因此,八届会员代表大会以来,该会始终把为会员服务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不断探索为会员服务的新方式、新途径。(一)多方筹措,为会员企业融资。在全省率先成立的民生担保公司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几年来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提供贷款担保金额达3亿多元,为解决我市融资难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该会于2008年6月上旬组织了20多家企业参加辖区企业上市培育专题辅导会,努力为企业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二)协调各方关系,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工商联以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为工作重心,坚持积极协调、合理解决的服务宗旨,加强对企业的各项服务工作。五年来,该会就外地来桐经商人员子女上学、有关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问题及时与市分管领导汇报,与有关部门及时沟通,较好地解决了企业的诉求。几年来,该会还积极帮助企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会员管理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民营企业家的管理水平,2008年、2009年,该会选派8名企业家参加在北京大学举办的资本运营方向高管培训班。2008年11月,组织了我市30强企业总裁、总经理参加“企业总裁统御之道高峰论坛”的学习。(四)开展省、市民营企业“百强排序”活动。仅以2009年为例,该会对2009年度上规模民营企业经营情况开展调研,并组织22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加排序活动,其中安徽盛运机械股份公司、安徽鸿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攀登机械股份有限公司3家民企进入市10强行列,有3家民企进入市20强行列,3家民企进入市30强行列,4家民企进入省出口创汇100强行列。通过参加省、市民营企业百强排序活动,较好地反映了我市民营企业的实力、效益和贡献,对外展示了桐城民营企业的良好形象,对内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光彩事业取得新成绩工商联积极宣传和引导商会组织和会员企业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始终牢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宗旨,参与光彩事业活动,主动奉献社会,展示了我市民营企业家的时代风采。(一)捐资救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工商联在第一时间向全市民营企业发出倡议,广大会员企业迅速行动起来,不仅自己积极捐款,而且还组织动员全体企业员工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仅汶川大地震,工商联会员企业组织捐款200多万元。2009年4月,在抗击青海玉树地震赈灾活动中,我市民营企业又一次慷慨解囊,有确切统计数字的捐款捐物就达110.68万元。2010年7月,无情的暴雨让我市青草、双港等圩区群众受灾严重。在该联的倡议下,桐城温州商会、金申实业、舜天宾馆、养和医疗、仙龙湖等企业负责人赶赴灾区,捐款3.5万元。(二)捐资助学。2007年,在该联的争取下,安庆君谊集团资助了我市五名贫困大学生。2009年11月,在“光彩耀江淮”活动中,本会副会长戴先龙捐资20万元在桐城六中设立了仙龙湖爱心助学基金,为圆寒门学子读书梦提供爱心支持。每年春节前夕,工商联都要组织各基层商会和广大会员企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等资助社会活动。2010年2月,茂昌眼镜店蔡荣国经理深入唐湾镇蒋塘村看望贫困大学生,与两名特困大学生家庭结成对子,为他们每人送上了1000元的红包,并承诺每年予以帮助,直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2010年7月,在“爱心包裹”扶贫捐赠公益活动中,金光集团捐资1000元到潜山县龙潭乡安冲村杜埠中心小学,帮学校购买了体育包。汪建国个人捐赠了5个文具包给太湖县牛镇羊河村板桥小学。2011年9月,在工商联的积极争取下,省工商联直属商会为我市贫困大学生捐赠30万元助学金,6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受到5000元资助。这是我市助学项目上单个受助金额最高的一次。(三)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民营企业“双关爱”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自2007年安庆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实施意见》文件以来,已有16家会员企业被市工商联、市总工会评为“安庆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六、加强自身建设,工商联组织影响力、战斗力有新提高搞好自身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组织巩固发展的基础。五年来,市工商联先后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廉政准则》主题教育、“创先争优”活动,帮助扶贫联系点蒋塘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做好参政议政、为企业服务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自身建设。硬件建设上,实现了办公现代化;软件建设上,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日常工作中,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做好对有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意见的宣传,不断提高每位同志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争取做到理论上成熟,业务上精通,工作上能干,作风上过硬,逐步树立新时期工商联的崭新形象。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