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对残疾人就业的帮助和扶持,就业人数和就业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残疾人就业仍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对残疾人就业的再认识、残疾人就业层次低以及就业稳定性差等等。
残疾人就业愿望何其迫切
赵斌因车祸致四级残疾,下岗后一直在吃低保。眼看着两个孩子都能自立了,他不想再吃低保,想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那天,他在一公司招聘台前登记了一份门卫的工作。唐湾镇唐湾村彭支委带了本村5个残疾人来到招聘现场。30岁的唐述龙是聋哑人,在某刷子厂上班,不大识字的他对数字十分敏感,看到许多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写着月薪1500-3000元,露出十分羡慕的神色。按华和珍的身体条件,完全可以胜任某公司需要的“穿扣”工作,但这样一来她读小学的孩子需要随她转学,企业招聘人表示帮不了这个忙。
来自黄甲的余杏春,才30岁,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想找一份自己能胜任的事做。”来自白马居委会38岁的黄小六左手肢残,平时替人判山砍树或做小工,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23岁的郜晟媛是在父亲的陪伴下来的,她希望能找一份时间上相对宽裕的工作。郜晟媛的父亲告诉记者,女儿除了身体上有残疾外智力思维等没有任何缺陷,他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不想她赚多少钱,只要能让孩子走出家门,接触社会,在生活和精神上都有所寄托就可以了”。
据市残联统计,我市现有残疾人3万多人,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有8000多人,其中未充分就业的有1000多人。
残疾人自立比帮扶更重要
宏达工贸公司老总胡红财自身四级肢残,他于1998年创办企业,在多个行当摸爬滚打,但矢志不移。他深知残疾人的痛苦,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目前,他的公司里有10余个残疾人。
在日前举办的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上,有两位企业老总亲自入场招聘,现场拍板。其中之一就是胡红财,他当场许诺一黄姓残疾人:到公司里做杂工,底薪1500元。
旺润制衣公司目前吸纳残疾人50多人。公司老总胡旺才日夜兼程从出差地赶到招聘会现场,与前来咨询的残疾人面对面交流,并临时找来中巴车,把10个有意向的残疾人及其监护人带到公司实地参观。许多残疾人看到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在公司里上班,都露出羡慕之情。据事后了解,那天到公司参观的10个残疾人,已有7个到公司上班了。从不熟悉到自觉接纳残疾人就业,旺润制衣公司老总胡旺才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2008年,公司刚成立时,有两个残疾人通过熟人找到他。他很犹豫的接纳了,从大街上摆裁缝摊起步的胡旺才深深懂得残疾人创业的艰辛比自己更甚,从心理上对残疾人有了一种同情。他安排他们做钉纽扣、装袋等简单的活计,后来发现这两位残疾人工作十分努力,很负责任,便给他们调岗位,加工资,他们很快就熟练的掌握了缝纫技术,甚至比健全人做得更好。这以后,旺润制衣公司接纳的残疾人逐年增加。
然而更多的企业还不了解残疾人,不知道他们可以胜任的工作以及他们渴求工作的强烈愿望。
信息不对称致招工难就业难并存
据就业局局长周朝进介绍:在目前企业用工偏紧的大环境下,轻度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只要有就业愿望,经过适当培训,残疾人完全可以实现就业。
周朝进分析认为:残疾人就业目前存在着就业规模小、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等多方面的问题,这既有社会、企业对于残疾人认识不足、存在歧视的原因,也有残疾人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问题,还有政策不到位,或者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另外,残疾人往往因为与人交流不畅,而有自闭、自卑等心理。应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心理咨询,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服务。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分类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心理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以培训促就业,让残疾人更好地适应各类工作环境。
在残疾人就业方面,存在着企业与残疾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残疾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残疾人”。“什么时候企业招人时,能想一想是不是有适合残疾人的岗位,那么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就能得到极大改观。”周朝进说。
“十一五”期间,我省就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就业与再就业”工程,稳步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102359人,建成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128个,引导集中安置残疾人77697人,对239568名个体从业创业残疾人给予基金扶持、税费减免、保险补贴等优惠照顾。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