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桐城市共选聘了62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中,坚持科学管理、悉心指导、倾情服务,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较好实现了“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工作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巧设载体,过程管理“精细化”。坚持选派选聘互推共促,以分片管理为支点, “季度之星”评选为抓手,变粗放式为精细化,变散漫式为长效化,变突击式为常态化,增强管理的实效性和精细化水平。推行“周查岗,月调阅,季度工作述职、领导点评、星级评选、业绩公示” “六步工作法”,跟踪记录管理。即每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固定电话或实地查岗,严格驻村工作和请销假制度;每月调阅一次民情日记,促使他们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季度分片例会上大学生村官进行季度工作述职,所在镇街道组织委员逐一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按照村级初评、镇级复评、大学生村官互评、市委组织部评定的程序开展“季度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大学生村官,同时根据工作特色和亮点,评选单项星;每季度的工作业绩和评星结果通过《桐城先锋网》等媒体“晒”业绩。通过“六步工作法”,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树高标杆,增强动力,激活了比、学、赶、超 “赛马效应”。新渡镇香山村大学生村官胡娜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请缨担起集垂钓、农家乐、度假于一体的“香山万亩桂花生态园”技术指导员,领办香山林农合作社,同时她还注重宣传“三农”政策,帮助照顾村里的留守孩子,多次被评为“五星级”和“宣传教育星”、“帮困助弱星”村官。
二、导向引领,指标体系“科学化”。一是红色引领,奋力赶超。实施以坚持两带头、贯彻三走进、做好四类事为内容的“红色引领二三四”行动,细化岗位职责,量化工作指标,承诺履责事项,引领大学生村官行有方向,干有目标,践诺有声。要求大学生村官坚持带头学习、带头传授,做宣传政策、普及科技的表率;走进致富能人、走进困难群体、走进流动党员,做服务发展、心系群众的表率;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做好扶贫帮困、帮助致富增收、推进民生工程,做帮民致富、为民解忧的表率。全市大学生村官积极行动,人均学习笔记达1.5万字,宣传“三农”政策受众近10万人,走访致富能人840人,帮助困难群体247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500余条。大学生村官积极争当创业先锋,胡娜、张江虎2名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领办、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和农家乐项目,示范带动效益明显,两人分别获得“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和“安庆市十佳大学生村官”称号。另外,周柱成等4名大学生村官“抱团”创业,发展面积达500多亩的雄关蓝莓果园,一期计划投资40多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建设计划书的编制、启动资金的筹措、与高校技术支持和产品销路的对接等前期工作。二是把握规律,因势利导。在探索与适应期,指导大学生村官熟悉基层工作,学习农业实务,摸索农村工作方法和规律,尽快实现角色转变。2011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叶子昂,工作热情主动,角色转变快,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得到了群众公认。在成长与定向期,引导他们全面参与村里工作,多渠道提升能力素质,大胆干事创业,有意识地定位人生发展方向。2010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余东舟,工作勤恳踏实,分工4个村民组,基本能独当一面,并与人合作承包了村茶厂,多次被评为“联系包片星”、“事务管理星”,今年被推选为安庆市团代会代表。在成熟与加速期,要求大学生村官重点负责某项工作,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引导即将离岗的大学生村官对前途合理预期,多途径自主择业,实现多元发展。2009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张江虎工作认真负责,热情服务群众,与人合作创办了农家乐餐饮项目,带动20余户农民增收,多次被评为“全程代理星”、“创业示范星”村官,聘期期满后,其本人申请继续留村当村官。三是多方锤炼,叠加效果。着力在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重大工作或中心工作中让大学生村官充分锻炼,给他们压担子,搭梯子,指路子。同时开辟多赛场来“练马”,如主题教育、创先争优、青年志愿服务、导游讲解、共青团等工作,均要求大学生村官参与历练。我市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在服务桐城首届文化节中表现出色,得到了举办方的充分肯定。3名大学生村官在市导游讲解员选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将参加我市十大景点的讲解接待任务。大学生村官陈漾在大学生村官“红段子”微博大赛中表现优秀,获得全国三等奖;大学生村官杨菲组织开展广场健身舞蹈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42名大学生村官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其中3人兼任镇团委副书记,有12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桐城市第十六次团代会代表,5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三、多管齐下,立体服务“人性化”。一是加强结对帮带,确保工作顺心。统筹考虑本人意愿、专业特长和任职村需要,优先安排大学生村官到基础较好、食宿方便的村工作。实行市领导、市选聘办、镇街道、任职村共同联系帮带的“4+1”结对联系帮带制度。市选聘办人员每人分工若干大学生村官,定期约谈,经常调研,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成长进步。二是搭建交流平台,确保工作舒心。搭建了会议、刊物、网络、活动“四位一体”的交流感情和工作促进平台,打造与桐城文化相契合的大学生村官阳光文化。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和手机短信,每年举办全市大学生村官元旦联欢会、座谈会或演讲比赛,让他们锻炼能力、展示才华,增进交流。在桐城电视台、《桐城组织》等开设《我在村里当干部》、《实践平台》,宣传推广大学生村官先进事迹,营造浓厚氛围。正在着手成立选派选聘“网络党支部”,创办《选派选聘园地》期刊,搭建大学生村官“互动.共融.提高”的“红色阵地”。三是畅通流动渠道,确保工作安心。我们要求大学生村官在加强实践锻炼、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要加强学习,争做学习型村官,为自己的人生储备正能量。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新闻媒体、座谈讨论等方式,把政策讲清楚,把道理说明白,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引导大学生村官认准自身特点和特长,对未来有一个合理的预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使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条条通畅。另一方面,广泛搜集各种考试信息,鼓励大学生村官踊跃报名,做好服务工作。目前我市已有14名大学生村官考录、招聘为选调生、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第一批8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实现了有序流动。
今后,桐城市将进一步加强帮扶引导,搞好管理服务,落实保障措施,真正关心、真情服务、真心爱护大学生村官,着力在推动创业富民、大力培养使用上下功夫,使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在农村接地气、汲营养,受历练、早成才。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