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专题
  • 桐城锌米
当前位置: 桐城 > 桐城新闻

安徽桐城:装上民营经济发动机

2015-02-08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关键字:

    “十二五”时期,桐城将从“文化资源之城”向“文化繁荣之城”转变,从民营经济大县向民营经济强市跨越,从传统的概念“文都”向合肥经济圈门户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迈进。近日,本报记者就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问题专访了安庆市委常委、桐城市委书记王强。

  王强告诉记者,桐城近年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0亿元,同比增长17.1%;完成财政收入15.7亿元,增幅近四成。在安庆市考核中静态、动态指标均位居第一。桐城发展活力加速释放。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税收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正在或已经开工建设。过去的一年,全市共实施了40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5亿元,人均受益730元。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加快发展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没有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没有经济领域的勃勃生机和强劲活力。”

  王强告诉记者,桐城民营经济主导产业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以机械制造、家纺服装、包装印刷、塑料加工、建材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六大传统优势行业。二是以硅基新材料、环保节能、先进设备制造和生物食品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起步虽然较迟,但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桐城众多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拓宽产学研合作领域,加快在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发进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王强说,桐城在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奋力实现率先崛起。主要做法有:第一,进一步优化产业承接园区平台。始终把优化发展平台放在突出的位置,努力搭建高水平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企业孵化器建设。第二,进一步加速产业提档升级。依托桐城市传统优势产业品牌的打造,出台一些支持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措施,加快产业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第三,进一步促进产业关联契合。我市突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将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集团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后劲与活力。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促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王强说,“在新形势下,桐城市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商联工作。首先,充分肯定工商联成就。其次,高度重视工商联地位。没有工商联组织的积极主动工作,就没有非公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没有桐城的加速崛起;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认真落实"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围绕主题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桐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着"北圈南带"战略的深入实施,桐城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加速崛起正逢其时。”王强说,“近年来桐城市确立了"在安庆当龙头,在全省争位次,在全国创品牌"的目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人文兴市、城乡统筹、创新推动战略,坚持率先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达之城。”

  王强指出,当前桐城经济社会具体的发展举措主要有五点:一是加速结构调整,促进工业优化升级。始终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一方面,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抓好以硅基新材料、环保节能、先进设备制造和生物食品为代表的“新四军”产业的快速提升。二是深挖特质资源,倾力打造文化强市。文化资源作为桐城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竞争力,历久弥新。加快中国桐城派文化博物馆、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三是强化城乡统筹,加快区域联动发展。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四是坚持创新推动,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桐城市在安徽率先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首创的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在全省推广。五是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切实抓好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加速推进廉租房租赁补贴发放以及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就。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

来源:网络收录
撰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