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我们文昌中心小学和辖区内的石板小学一起组团赴老梅中心小学,探寻“书香梅园”的建设情况,受到老梅中心小学热情接待。
我们一行首先听取了吴克校长关于“书香梅园”的有关介绍:我们开始并没有想到把我校打造成特色学校,只是想“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从而开始了校园“书香”建设。尝试“经典诵读”,试办“新梅校报”。随着校园“书香”建设的不断深入,加上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老梅街的人爱梅栽梅——是源于对“梅”的情有独钟,“梅”成了老梅人精神品质所在!师生也不例外!你看“愈冷愈绽放”(现成为我校“校风”)、“她在丛中笑”(现成为我校“教风”)、“香自苦寒来”(现成为我校“学风”)!于是“书香梅园”便成了我们的追求!现在“书香梅园”创建着力在: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每期刊发的校刊“梅苑”和低年级班报“大拇指”、每年的“读书节”;还有“德园”内的书画文化墙上二十多幅以德育渗透教育为主的学生易懂的书画;还有那精心打造的“梅园”和“梅园”中那“托起明天的太阳”的主题雕塑,……。今后我们准备在操场的北面建造一个“梅林”,让“梅”突出在校园的一草一山一水之中。
之后我们一行参观了校园。校园的每一块场地、每一扇墙壁、每一间教室和办公室都给人留下“书香”和“梅品”!
最后,我们又认真观看了该校关于争创“书香梅园”特色学校的资料,被资料征服了:资料收集的时间长、保存完整、建设规范……
是啊,老梅中心小学“书香梅园”的建设,正是扎根于校园,扎根于乡土,才有今天的枝繁叶茂!正如吴校长最后所说:我们一路从平凡中走来,我们自我加压!我们“书香梅园”的建设不是摆“花瓶”,而是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