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树农村党建先进典型,塑造和放大农村党建品牌,引领70多万聪颖智慧、敢为人先的桐城人紧抓融入 “北圈南带”(合肥经济圈、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带)黄金机遇期,锐意进取、创新创业,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在安庆当龙头,在全省有位次,在全国创品牌”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桐城市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大力实施农村党建“群星璀璨”工程,一朵朵党建奇葩,在文都大地熠熠生辉。
形式多样 主题鲜明
推行“3+1”创建模式,即在全市农村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农村党建示范镇(整镇推进)、农村党建示范长廊(交通主干道)、农村党建示范村和农村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打造特色鲜明、内涵厚实的品牌形象,逐步形成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农村党建示范点和党建品牌。坚持典型带动、规范提高、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紧扣“闪光点、风景线、先锋面、特色牌”创建主题,实行以点连线,以线促面,点线面相结合,引领全市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和示范点,形成“百花齐放、群星璀璨”和“一镇一品、一村一特”的工作局面,不断提高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党建示范点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两个等级,每年年终对当年新建的党建示范点和已有的党建示范点一并进行考评验收,对照党建示范点具体评价标准,分项打分,满分100分,总分90以上为五星级党建示范点,80-89分为四星级党建示范点。将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成效作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年度述职的内容之一,并作为组织委员年度“三评议”、推荐各级表彰对象的重要依据。
标杆树高 内涵丰富
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基层党组织达到“五好四有”的目标要求,“五好”:即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风民主,发展能力强,领导核心地位突出;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分别达到“一好四强”、“一好双强”的要求,其他班子成员个体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工作作风实,善于团结同志。党员队伍好,党员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党员党性意识强,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做到“五带头”,体现先进性,四星级以上党员达70%以上。工作机制好,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工作运行规范,配套措施完善,有党员活动场所,党组织生活正常,各项资料整理规范。工作业绩好,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走在同领域的前列,能够做到党建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群众反映好,工作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党群、干群关系和谐融洽,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满意,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全年无越级信访。“四有”:即看有现场、查有资料、说有内容、学有经验。
组织严密 创动真格
摸清家底自行报,各基层党(工)委对照示范点的创建标准自行申报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结合实际每年领办1-2个党建品牌项目。集中会审严把关,市委组织部对申报对象和领办项目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考察,遴选确定创建对象和创新项目。组织力量打攻坚,各基层党(工)委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实行“四位一体”的创建推进方式,即定期组织市农组工作成员单位对创建情况进行集中督促检查、重点跟踪指导、协助解决问题,部机关联络员结对宏观指导,镇、街道组工干部蹲点具体指导,示范点集中力量组织创建,做到“共办一桌席,共炒一盘菜”。评估验收重导向,对党建示范点和党建品牌进行考核评比和验收,对照具体评价标准,分项打分,动态管理,命名、表彰一批五星级、四星级党建示范点和优秀农村党建品牌。同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开展“走进村党支部,总结支部工作法”活动,总结提炼、推广一批务实管用的“村党支部工作法”。
众星捧月 熠熠生辉
实施农村党建“群星璀璨”工程,促进了全市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原有典型“锦上添花”,新树典型“崭露头角”,中组部领导傅思和来桐视察时给予高度肯定。近年来,桐城市先后荣获安庆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市、创先争优先进市称号,金神镇党委、范岗村、香山村党总支被评为安徽省五个好党组织标兵,童铺村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香山村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涌现出姚路生、江胜霞、方长胜、黄飞进等许多来自农村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20余名。单项工作如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在全省作交流发言,“双培双带”先锋工程、难点村治理、组级党群理事会、党员“评星挂牌”、党员先锋基金、村企联建等农村党建工作得到中央及省新闻媒体大力报道。同时,党建示范点和党建品牌井喷而出,目前农村党建示范点24个,示范镇和示范带各2个,立项实施的党建品牌15个。示范点或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做文章,如新渡镇香山村推行党员联户制、百分制、评星制、挂牌制“四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助推万亩桂花生态园的快速发展;大关镇采取“支部+协会”形式,使大关镇成为全国闻名的蛋鸭第一镇;或抓紧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如新渡镇新安渡村的“党员三评议,保持纯洁性”,范岗镇樟枫村的党员“评星挂牌”等;或紧跟发展步伐,紧贴时代脉搏,如杨安村的“村企联建”,孔城镇老街居委会的“五服在线”和党员志愿服务队,晴岚村的“小小QQ群,干群心连心”,新渡镇驻北京流动党支部的“爱家为家”等,或发扬基层民主,焕发主人翁热情,如青草镇徐漕村的“党员议事会,评议百家事”,范岗镇的“组级党群理事会”等,有的注重党内关怀,如范岗镇的党员“先锋基金”,有的注重总体工作创新,如文昌街道的“四优文昌”等等,有力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