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见底的龙眠河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新兴的工业园区、舒适的小区民居、文明的社会风气;夜晚,灯火辉煌,璀璨夺目,仿佛令人置身于灯的海洋,……一切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信息,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桐城市变了!桐城市美了!桐城市更亮丽了!在这里,人们处处感受到桐城市文化古都的无限魅力。
在桐城这个朝气蓬勃、激情四溢、大步向前、文明和谐的城市里,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领头雁崔李胜的带领下,已累计监督工程4000余项,受监工程合格率100%,160余项工程获安庆市“振风杯”奖,3项工程荣获“黄山杯”奖,2项被评为省级用户满意工程;2003、2004、2005年连续三次被省建设厅授予“优秀质量监督站”称号;2004年被团省委授予“安徽省青年文明号单位”称号,检测中心2006年被省建设厅评为“优秀检测单位”;2009年顺利通过省总站考核,被省建设厅授予“优秀质量监督机构”称号;2011年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认证复评审。这支队伍,就是桐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桐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何以能走在同类县市的前列?这一切,缘于该站的一个美好愿景:“打造市民满意的质监站”。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从管理上突破、从服务上飞越,实现目标的过程犹如追风逐月,虽挥汗如雨却步伐坚定,虽跋山涉水却意气风发、矢志不渝……
当好工程质量卫士
随着桐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工程像雨后春笋般涌现。桐城质监站顺应形势,加大机构改革力度,创新和深化监督模式。该站根据住建部5号令要求,继续深化以日常抽查抽测为主,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新监管模式,实行验监分离制度。对班子成员进行分工调整,给年轻副站长压重担、增责任,使权责统一,对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按三个步骤进行程序化、精细化管理。加大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强调质量监督集体行政执法职能,达到提高监管效能的目的。严格执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对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应按规定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否则不得开工建设。同时,该站切实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增强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万丈高楼从地起。“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是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该站继续认真进行建设工程基础、主体结构抽查工作,并出台措施,鼓励企业多创优良工程。每年进行大量建设工程的监督抽查,极大的保障了建设工程的基础主体质量安全。同时桐城质监站为进一步规范资料管理,强化了工程见证送检的每一道程序,有力地保障了工程技术资料的可靠性。该站以“严格、规范、标准、安全、质量、谨慎、诚信、创新”的质监系统十六字行风和“爱站敬业、勤政俭朴、信誉至上、服务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赢得了业主、施工企业、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今年上半年,监督新报监工程项目147项,面积52万平方米;备案工程25项,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桐城质监站还从单位的质量监管转化为综合的质量备案管理制度,主动引导那些未纳入质量监管的工程业主接受政府质量监督,确保全市工程质量保持全面受控的态势,使全市工程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在社会上赢得了“工程质量卫士”的光荣称号。
加大质监宣传力度
为了让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桐城质监站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加强宣传信息工作,为质量监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近年来,该站通过《桐城报道》、电视台等多种渠道,用《最严厉的监督措施,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篇》、《最严格分户验收制度,质量责任铭牌制度篇》、《切实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日益增大住房质量需求篇》等8个篇幅进行了连续宣传,落实了住建部5号令宣传贯彻工作。同时,与桐城市摄影协会合作,举办专题工程质量摄影展,并与单位的性质、职能职责等结合起来,向社会各界介绍质监工作性质、新模式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该站还定期出版桐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简报,宣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法规,定期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工程质量情况向社会公布。
打造一流质监队伍
打铁须得自身硬。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该站始终把“公正廉洁、热情高效”作为监督队伍建设的目标,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监督人员考核机制,制定出台了《质监员岗位责任制度》、《桐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学习管理制度》和《桐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责任过错追究制度》,从而提高了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加强了质量安全管理。
该站积极适应新时期监督工作的要求,注重抓好全站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定了有效的学习制度,规定了固定学习时间。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同时开展了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廉洁从政教育以及警示教育,并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以“三亮、三创、三比、三评”为载体,定标提诺,单位承诺事项4项,党员承诺事项20项,都能有效完成。此外,该站以创新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单位形成了“比、学、赶、帮、产、超”的创建氛围,强化了党员意识,时时走在群众前头,处处发挥模范作用,更加出色地履职尽责。通过以上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努力创建了学习型单位,塑造了廉政、勤政、务实、高效、人民满意的单位形象。
强化企业技术培训
加强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的技术培训,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桐城质监站重点加强了对施工、监理企业技术培训,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采取举办培训班、外出观摩优质工程,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加强新规范、新规程等知识培训,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落实和制定有关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桐城市的各施工企业严格按照省、市《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规定》,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检查、考核,推动施工企业建立和完善覆盖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网络,提高了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监督、自我保证能力。该站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监理企业考核办法,严格审查监理企业资质,对于监理单位违法转让业务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加大了对项目监理机构建设、总监工程师及现场监理工程师注册证书和上岗证书的检查力度,对于不按规范规定旁站、不执行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应当监督检查的项目不检查或不按照规定检查的行为进行了全市通报批评。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强了施工、监理企业质量自控能力,提高质量意识。
严格工程执法监管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桐城质监站认真学习《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巡查力度,坚持24小时跟踪旁站全过程监理,发现工程隐患立即处置,杜绝基础、主体结构安全,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为建设平安桐城、平安监督、平安监理作出了贡献。
该质监站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加强了对建筑材料的抽样检测和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检测项目61000余组,组织商品砼企业专项检查1次,幕墙质量专项检查1次。经科学检测后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立即要求并责令施工企业将不合格材料清除工地现场,并将样品封存,并更换检测合格的原材料。同时将抽检结果通报全市各建安企业,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定期抽检,有力地净化了施工现场,把好建材使用第一关,确保了建筑工程结构安全。为确保在建工程结构安全,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该站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在建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大检查,成立了由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检查工作组,拨出专款购进了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业务人员进行了专门的教育培训,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层层动员,周密部署,为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检查工作中,他们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企业5家,组织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1次,发出整改通知书90份,停工通知书10份。检查工作组从参建各方质量行为、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资料和质量管理资料、监理单位的监理管理资料、在建工程实体观感质量、在建工程实测质量以及现场抽样检测等6个方面进行了认真检查。
认真受理群众投诉
“监督就是服务”。作为桐城市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部门,该站积极受理全市干部和群众对一切建设工程中质量的投诉,全心全意地为广大市民服务,深受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市民的广泛赞扬。
该站针对社会各界、广大居民关心的住房工程质量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措施,强化责任,认真做好群众投诉、举报和信访接待。设立了投诉受理中心,专门处理群众投诉、举报,并做到热情接待、语言文明、讲究礼貌、服务周到。同时严格执法程序,对责任范围内的各类举报、投诉详细记录,按照程序严格落实;对超出职责范围的先行登记,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与各业务部门之间形成了一套快捷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检测渠道。对举报投诉的落实情况,及时将处理结果向投诉人反馈或进行现场回访,征求群众意见。市质监站成立以来,共接听各类投诉电话2000多个,接待投诉群众260余人次,受理举报案件160余起,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还举报、投诉单位和个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投诉热线架起了联系市民的桥梁,已成为市民的“知心热线”。
如今,一幢幢新居正在桐城大地拔地而起,楼房的质量被市民赞赏,质监站的工作被业主方认同。谈及今后质监站的发展,站长崔李胜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以大投入实现大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建筑工程的检测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检测的科学化、规范化、准确化为全区群众带来最大实惠。努力把桐城质监站建成全市乃至全省的一流站,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相信桐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一定会以辉煌的业绩,良好的形象在建设系统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