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没有好教师,就别想提高教育质量。而王集初中潜心师德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中考成绩连年名列全市前茅,给贫困偏僻乡村孩子们升学带来了希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这样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
——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在王集初中,没有一起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的现象发生,也没有一个教师搞有偿家教或节日收取学生家长礼金。老师们克勤克俭,以全力奉献的责任心赢得社会尊敬。如上学期,毕业班有不少学生家长在校外租房陪读,吃过晚饭后,他们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教室自习,做作业。毕业班的三位班主任都无偿自觉地到班上,一直陪着学生到下晚自习后,直至中考结束。他们这样做,没有向家长收取一分钱,学校也没有给一分钱补助,既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也感动了社会。精神是无价的,贡献也是无价的。这里的[老师们坚信,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就是播在学生心中希望的种子,就是师德。高尚师德是良好校风的保障,学校已连续两年获“桐城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师德是师能的功底。虽然办学条件艰苦,但老师们都能耐得住寂寞与清贫,把学识、智慧与汗水浇灌到教学岗位上。例如,分管教学的雷子规副校长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副校长崔明义上学期担任初三班主任,还承担了一个班的初三物理、一个班的初二物理和一个班的初三化学教学,不仅跨年纪,而且跨学科。期末质量检测显示,其教学效果均优秀。政教主任陈纪平,长期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细致扎实,班风活,学风正,历年中考都有出色的成绩。毕业班班主任叶兴旺老师,年轻有为,除了初三数学教学外,还担负着八年级二个班的地理会考科目,该校两年来的地理会考成绩在全市冒尖。
——春风润桃李,师德又是师爱的底蕴,是格守教育使命的信心与勇气。因为远离城区,但留守的教师们都能做到静下心来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显风范,为学生个性潜能开发树航标。学校虽没有一名专业的音乐与美术教师,但仍开足开齐课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本学年度,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上,有两组获得二等奖,其中一人参加市教育局汇报演出。今年体育特长生考试,桐中与天中各校只招4人,该校有2人被桐中录取,1人被天中录取,可谓素质教育结硕果,师德师爱显真情。(文/金卫)
走出校园
陈世界校长与学子们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