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桐城市把为民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不仅“纸上学”,更在“事上见”,以为民造福的“温度”彰显主题教育的“深度”。
在双港镇天城村,油坊组的张奶奶因年龄大,不懂手机操作,为办理第二代社保卡犯了愁。该村第二网格组的网格员、普通党员桂张金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带张奶奶来到城区服务窗口进行办理。“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作为一名网格员、普通党员,能力所能及地为大家解决问题,看到大家脸上露出满意笑容,我就觉得我的网格工作充满意义,内心满满的充实感。”桂张金说。
我市依托网格服务团、党员先锋队入户走访,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坚持“群众呼声在哪里、干部的工作岗位就在哪里、行动回应就在哪里”,充分运用信访舆情、满意度调查等手段,及时搜集、办理、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装在心里,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
在孔城镇晴岚村,联合组因地处丘陵、沟渠淤塞,环境卫生曾一度杂乱不堪。第二网格组普通党员项怀发主动联系村两委,利用“数字晴岚”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积分制功能,发动村民筹资筹劳抓整治,给每家每户建立积分档案、标牌挂牌。在经过一个月的人居环境治理后,如今的联合组面貌焕然一新。
我市3282名网格员、217支网格党小组广泛组织开展263项志愿服务,在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工作中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在学思用贯通中提升党性修养,在知信行统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在黄甲镇杨头村,西汪组部分路段在10月初的一场暴雨后出现小面积塌方,落石和树枝散落在道路中央,严重影响村民出行。杨头村网格服务团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联系村里,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奔赴现场,带上工具、简单分工、联系车辆,搬石块的搬石块、拾树枝的拾树枝,不到1个小时,道路恢复如初。路过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网格服务团的高效率办事点赞。
群众之事无小事,桩桩件件系心头。我市充分应用“民声呼应”工作平台体系,变被动接收群众诉求为主动收集问题线索,坚持第一时间响应,及时解决村民遇到的难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环”。 (秦宇成 朱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