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鸿鹄来,丹桂飘香高朋归。在这收获的季节里,第二届中国·桐城文化节今天盛大开幕了。在此,我们向莅临桐城的海内外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文化节花开二度表示热烈的祝贺!
桐城历史悠久。桐城先民“穷不丢书”的执着,衍生出世代相袭的崇文重教之风,使明清时期的桐城以“文化名邦”著称于世。勤劳智慧的桐城人钟情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使方圆百里之邑享有“黄梅戏之乡、桐城派故里”之誉。近现代以来,桐城文化历经风雨风骨在,春来更有好花枝。在桐城文化的滋养下,桐城籍人才群芳竞起,遍及全球,昔日“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人文气象,今日演绎为“人文重崛起,再度领风骚”。尤为可贵的是,千百年积淀而成的桐城文化传统:忠诚务实的报国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谐精致的处世理念、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独树一帜的创新风格,已成为当代桐城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下市域经济社会进步中起着本质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文兴市、创新推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迎来了桐城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桐城先后荣冠“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名城”、“公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城”、“中国中部百强(县)市”等殊荣。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大!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广泛!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未来城市会因知识创新获得勃勃生机,因文化传承而魅力四射。认清文化的地位、作用,把握文化的特点、规律,创新文化的体制、机制,是庄严的历史责任,是全新的时代命题。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深挖桐城文化这一特质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突出文化育民,提升文化引领,丰富了“桐城精神”新内涵,熔铸成“崇文、尚和、创新、超越”的新时期桐城精神;突出文化惠民,建设文化设施,打造桐城文化新地标,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桐城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突出文化富民,壮大文化产业,培育桐城经济新支柱;突出规划引领,推进改革创新,拓展文化发展新空间;突出文化自觉,强化政策支持,增添桐城文化发展新动力,桐城正在迈向人民文化权益彰显、公共文化勃兴的时代,正在迈向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日益多彩的时代,正在迈向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文化生产力空前释放的时代,正在迈向文化实力日益提升、城市魅力日益彰显的时代。
作为桐城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我们期待:主题为“弘扬桐城文化、促进开放发展、构建和谐名城”的第二届中国桐城文化节能迸发出思想交流、学术探讨、经贸合作的智慧火花,为桐城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更广的发展视野,以“文化的盛会、交流的平台、群众的节日、桐城的品牌”这一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为桐城这座行进中的文化之城、创业之城、和谐之城增光添彩!
一座城市的气质,根植于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换言之,文化是城市的精气神,文化繁荣,城市必然繁荣!把桐城建设成经济实力、发展活力、人文魅力兼备的美好家园、和谐城市,是我们的担当,更需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
祝愿第二届中国·桐城文化节圆满成功!
声明:
1、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桐城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2、桐城网原创新闻稿,多来源于实地走访和网友投递稿件审核之后编发,版权均属桐城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桐城网新闻热线:0556-6191218;
投稿专用:tongchengwww#qq.com(注:使用时请将#改为@即可);客服QQ:1583285066。